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明末巨盗 > 第122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2节

    俞仁这一夜跟别人一样,整夜没睡,但是他却一点不困。此时的他,就像是一只随时准备着战斗的公鸡,保持着高度的吭奋。
    “粮食带了吗?”
    “带了两船的粮。是莹姐来时带来的。她说本是准备运到山东的。”
    俞仁点点头。这时,许家的大小头目们也纷纷来了。
    “军师,咱们现在要去哪儿?”一名头目问道。
    其实,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一个人问,是因为他们相信俞仁早已为他们选好了去处。而许多人都认为俞仁应该会带他们去投奔平户的李旦,就像是当年他们投奔许心素一样。
    当年,俞仁跟许心素还没什么交情,而现在,李旦是他的老丈人。去投奔李旦,自是理所当然的事。而这事也是刘龙和他这一系的许家人所最关心的事。他们最不愿意去的地方便是平户。
    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到了平户,那他们这面许字旗也就再也打不了多久了。
    俞仁没有说话,而是张开了一张大地图。这张地图是他前阵子到北京时,在一个书摊上买到的。
    俞仁将这张大明地图挂到墙上,看着大家没有说话。
    “我提议咱们去平户,那儿是大小姐的家,又属倭国。官兵就是再强悍,也绝不会追到那里。”首先发话的是刘强。
    “我反对。”刘龙站了起来,高声叫道。“我反对到平户去。”
    “那你说去哪里?”刘强反问道。虽然他一向是粗人,可这事他昨晚早已悄悄跟曲敬商议好了,因此是胸有成竹。曲敬给他分析的结果是,如果南沙与大衢山都丢了,他们这些人唯一的去路就只剩下到平户投靠李旦了。所以,现在刘强一听刘龙站出来反对,他便将这个难题抛给了他。这也是曲敬教给他的办法。曲敬也早料到刘龙会反对这个提议。
    “要、要去哪里我现在还没想好。可是,就是不能去平户。”
    刘强笑起来。“你说不能去平户,问你能去哪里,你又不知道。那你在这儿放什么鸟屁!”。
    刘龙脸上涨的通红,“反、反正就是不能去平户!”
    俞仁看着两人争的面赤耳红,向他们摆了摆手。“既然三当家不愿意去平户,那咱们就去……这儿怎么样?”俞仁说着,手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最后落下了一个南方的海岛上。
    “鸡笼岛?”
    所有人都很意外,连刘龙也没想到。
    “只怕不行吧!我到南洋贬货,曾数次到过那儿。那儿离福建很近,又是一片荒岛,岛上只有很少的一些本地土著。咱们的船队到那儿补充粮水,有时候都还凑不齐。现在咱们加上家眷有近万人,要到了那儿,怕是连吃粮都要成问题了。”
    俞仁摇了摇头。“这个三当家的请放心。你别看鸡笼岛是个荒岛。其实那可是一个宝岛。那儿四季如春,如果在上面种水稻,一年可熟三次。咱们这么多人,到了那儿,可以先开荒种地啊!而且,那地方有半个南隶大小,却没有一个真正的实际政权,大明虽然对那儿是名义上的管理者。却因为隔着一个海峡而鞭长莫及,也从来没有向那儿派过官员,只由当地酋长管理。
    咱们到了那儿,可以谎称是大明新任的东番岛巡抚,专门到此来开荒守边。如此,当地土民便可为我所用。以后,只要我们不欺压他们,就算以后他们发现我们这个身份是假的,也不会再计较了。
    此外,此岛还有一个独特的地理优势。它的位置正处在我们南下南洋的必经之路上。而到东洋也并不太远。如果我们以此为基地,既可以继续做南洋的生意,与东洋联系起来也很方便。而他的位置又紧邻闽南,采买内陆丝布、瓷器一类也很方便,贬卖海外土产也不麻烦,可说是再好不过的一处战略要地了。
    第二百五十四章 南下之旅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海岛上混,虽然这些海岛也很不错。可是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海岛都太小。一旦官兵对我们进行围剿,我们便很难有回旋的余地,而且岛上往往不能种地,粮食全靠采买,能容纳的人数也往往很难过万。无论是南沙岛还是大衢山,都一直存在这个瓶颈问题。
    一直以来,它都是制约我们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如果我们把大本营建在鸡笼岛。那这一切的问题就都得到了解决。
    我相信,那儿将是我们许家的隆兴之地。我们有大把的银子在手。到了那儿,我们不仅仅可以继续做我们的买卖,还可以以那儿为基地,从山东招更多的饥民开荒种地。到时候,我们的人多了,实力也就会更强。朝廷再想要这样随便的欺负我们那就不可能了。
    我们要把那儿建成我们的大本营,在那儿建立一个没有饥饿、没有欺压、没有战争的新世界。把鸡笼岛变成天下最繁富庶、军力最强的地方。”
    众人静静的听着俞仁的话,再也无人提出反对。
    当日午正,俞仁便让李莹带着许克明、许倩、刘龙,还有许家的大部分人,带上辎重直接向南而去。目标正是鸡笼。也就是台湾。
    而俞仁自己则带着曲敬、刘强等一千多人向大衢山进发,虽然说从大战略上,他们已经决定放弃了南沙和大衢山,要将大本营搬到台湾。可是,必竟曲敬他们在大衢山经营了一两年,他们的财货和家眷都还在岛上。
    而这次北上,他们本意是要来为俞仁争位子的,自然也不会带上很多的东西,更加不会带家眷。海岛他们可以不要,财产他们也可以不要,但是家眷却不能不要。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俞仁才亲自带着众人向大衢山进发,要想办法夺回这些兄弟的家眷。
    早在官兵可能已经攻下大衢山的话传出后,曲敬带来的这一千多兄弟,一个个都已是归心似箭,如果不是平时俞仁驭下有方,这些人只怕早就逃回去了。
    可是,俞仁也很清楚,要想让这些人放弃自己的家眷而随他一起南下台湾,那也是不可能的。所以,俞仁做了一个冒险的决定。他让李莹带大队和辎重先行南下,到台湾扎根,而他则与曲敬他们一起,看看能不能寻机,将大衢山上已被许海俘虏的兄弟和他们的家眷救出来。
    虽然准备冒险,但俞仁却没准备送死。所以,他选择了离大衢山几十里远的陈钱山,作为他的第一目标。因为他知道,许海要占领大衢山,必定还要花上一阵子才能稳定局势。而陈钱山又是易守难攻之地,许海在两面兼顾的情况下,想要攻下陈钱山,绝不是一两天可以做到的。
    这一点,俞仁看的很清楚。所以,他相信陈钱山目前应该还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事实果然不出俞仁所料,当大衢山上留守的兄弟看到俞仁他们的船队时,先是吓了一跳,以为是许海派出来,攻打他们的官兵。后来证实是俞仁与曲敬他们,这些人又是大喜。
    大衢山已于数日前被许海攻下。而这个消息也很快便传到几十里外的这个小海岛。
    负责看守陈钱山的,是早年跟随李莹的一名手下黄达海,也是曲敬的亲信之一。由于此岛易守难攻,所以曲敬将这儿做为他们的后勤基地,主要存放银两、和一些财宝。
    黄达海将俞仁和曲敬等人迎上岛,心里就像是海上漂泊的船只终于找到了港湾。
    “曲先生,你们总算来了。这几天我一直吃不好、睡不香,总担心二当家什么时候突然派人来攻岛。现在你们来了,我们总算是翻身了。让兄弟先在这儿歇一歇,再由我带路,咱们一准能把大衢山再夺回来。”
    曲敬看了一眼俞仁,“二当家已经把大衢山夺下来了吗?是什么时候的事?”
    “大概是三天前的事了。本来我还不知道。后来从那儿有几个兄弟逃了出来,逃到我这儿,我才知道大当家的已被官府暗杀,二当家投向了官府。”黄达海道。
    “那,二当家就没派人来攻你们这儿吗?”俞仁问。虽然他也知道陈钱山易守难攻,但是要说许海会因为这个就放弃进攻他们的这个后勤仓库,他是不信的。
    “有啊!就在许二当家攻下大衢山的当天,他也派了一队五百多人的船队来攻打我们这儿。这些官兵狡猾的很。他们扮作我们许家船队的模样,船上也挂着咱们许家的旗子。
    还好我在此之前便听说了大当家被官兵暗杀的事,因此多留了个心眼。这些人打的正是二当家的旗号。我因为不认识他们,又是在这样的非常时期。我便说我只认曲先生和俞相公的手令,其他人的一概不认。这些人于是就翻了脸,用炮打我们。
    他们那十多条船哪里是我们这些大炮的对手。没几下,便被我们打沉了四五条船。那些人一见形势不好,便都纷纷逃走了。之后便再没来过。”黄达海一面说,一面请俞仁和曲敬他们进屋。
    “达海,你做的很对。在这样的非常时期,莫说没有我们的手令,就算是真有我们的手令也不能放他们上岛。要知道,如果我们真的派人来,必会派一位我们身边的亲信来,而绝不会把如此重要的任务随便交给一个陌生人。”
    说完,俞仁重重的拍了拍黄达海的肩膀。“达海啊!要知道,你这儿可是我们的大仓库啊!我们几千号兄弟都靠你这儿吃饭呢!你守着的可不仅仅是一个岛,它是大衢山一带五千多兄弟奔波一年多的血汗!”
    黄达海得到俞仁的夸赞,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俞相公,咱们什么时候出兵,夺回大衢山?”
    俞仁听了这话,看了曲敬一眼,没有出声。
    “我们不打算再夺回大衢山了。大当家已被姓熊的那狗官暗杀。此时咱们许家已推举克明公子为大当家,由俞相公任军师,暂时代管一切。官兵借大当家新死之机,对我们许家的几个海岛大举进攻。我们来的时候,南沙已经被官兵给占了。
    不过,这不是他们攻下来的,而是我们主动放弃的。军师已经为我们找到了一处更好的基地。我们将在那儿重建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家园。”
    “哪儿?”跟在黄达海身后的一名头目问。
    “鸡笼岛!”曲敬道。
    一听鸡笼岛,不用曲敬多做解释,这些人就都明白了。因为那儿他们南下南洋贬货时,都曾在那儿歇过脚。
    “那,大衢山咱们也不要了吗?”黄达海问。
    “不要了。”
    “那,这儿呢?”
    “这儿,咱们很快也会放弃。如今的形势是,敌强我弱,如果我们派人死守这一两个远离鸡笼的海岛,对我们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引来官兵的全力进攻。到时候,我们的兄弟会损失惨重。而且还会造成官兵将我们作为重点的打击对象。
    这是很不划算的事情。”俞仁接口道。
    “那,大衢山也不攻了。曲先生您的新夫人怎么办?听说您夫人已经身怀六甲。我们不去救她吗?”黄达海向曲敬问道。
    曲敬咬了咬牙,露出痛苦的神情,但他最终还是摇了摇头。“不去了。此时二当家的实力正强,我不能为了自己的事情而让兄弟们白白送死。”
    “可是……”黄达海还想再说什么。但曲敬已经摇手打断了他的话。“此事不必再议,你速速安排兄弟们,把岛上的东西搬到船上,能带走的,尽量都带走。实在带不走的,找地方给我埋起来。”
    第二百五十五章 大衢岛上
    俞仁看了一眼曲敬,突然向黄达海摆了摆手。“慢着!你说的对,咱们可以不要钱,但是不能不要亲人。我此行所以要专程折道到此,便是为了此事而来。曲先生的新夫人咱们要救,其他被二当家俘虏去的兄弟和家眷也要救。
    不过,此事只可智取,不能力敌。你仍去办你搬家的事情,救人的事情交给我来办。你给我传话给兄弟们,就说我俞仁在此向他们承诺,一天不救出他们的家人,我俞仁便一天不去鸡笼与家人团聚。”
    黄达海看了曲敬一眼,转身下去了。
    “军师,可是有了什么妙计?”曲敬问道。
    俞仁附耳在曲敬耳边说了几句,曲敬听了脸色一变,赶忙摆手,“不行不行、绝对不行!这样太冒险了。万一要有个闪失,咱们这近万的兄弟姐妹将来靠谁来带领。我又要如何来向大小姐交待!”
    俞仁重重一拍曲敬的肩膀。“放心吧!我这人一向福大命大,是不会有事的。何况,此事我也已想了许久。如果换一个人去,未必能取信于许海。这事对他来说,可也是冒着杀头的风险的。如果不是我亲自出马,他又怎肯冒此大险。”
    “可是……”曲敬还想再说。俞仁却已经把断了他的话。
    “此事我已决定,你不必再说了。”说完,俞仁向一旁的刘强道,“去,把时斌叫来。”
    许海用了三天的时间,终于彻底的肃清了大衢山上所有的抵抗。虽然暂时还没能拿下陈钱山,但是他相信,这不过是早晚的事情。就在一天前,他接到线报,说是俞仁他们主动放弃了南沙岛,南沙岛此时已经被熊文灿亲自带兵占领。
    他相信俞仁既然能主动放弃南沙,便也不会在他这儿纠缠。因此,他很放心。对于这一次的攻打大衢山,许海可以说是志在必得。这一战也是他的得意之战。从开战到现在,官兵总共只伤亡不足百人。而他的战果却是,俘虏海盗三千六百七十三名。
    而且他还在岛上搜出了白银二十万两,生丝棉布两大船。这些财货至少有一大半将成为他的私有财物。
    许海早预料到,此战将成为他的成名之战,因此,他还特意把他新纳的小妾黄素琴也一起带了来。
    此时,许海正端坐在当年李莹的大院当中,听着黄素琴为弹着那首她最拿手的十面埋伏。许海闭着眼睛享受着音乐给他带来的快乐,他觉得自己今次这一战,就是比当年韩信对项羽所使的十面埋伏也毫不逊色。
    就在这时,一名婢女走过来。黄素琴的琵琶停了下来。许海慢慢张开眼睛。
    “怎么了?”黄素琴问。
    “回夫人,小婢刚才听军士们回报说,今天抓到一个女海盗,她说与夫人是旧识。所以军士让我来请夫人过去看看。”
    黄素琴看了许海一眼。许海仍然半闭着眼睛,一言不发。
    “那,你去告诉他们,让他们把人带到这儿来让我看看。”
    婢女答应着下去了。不一会儿,婢女带进来一名年轻女子。这女子柳眉蜂腰,确有几分姿色,只是年岁有些小,看上去不过十四五岁。女孩穿着一件粉色的锦缎长裙,可是却已被撕裂了几处,身上也沾了许多泥点,便是脸上,也沾上了不少的泥巴。
    女孩的手里紧紧抱着一把琵琶。
    黄素琴绕着女孩走了几圈,觉得这女孩实在有些面生,但因为她自己随兄长离开家乡也已近十年了,也不能肯定这女孩是不是自己家乡的人。
    “你叫什么名字啊?”黄素琴见女孩眼中满是惊悸,柔声道。
    “横山琼子。”女孩的汉语有此生硬,但还是能让人听的懂。
    “你不是中原人?”黄素琴有些意外。
    女孩摇了摇头。“我家住在日本平户。”
    “那你说你与我是旧识。我记得我好像从来都没去过日本啊!”
    女孩一下子跪了下来,“夫、夫人赎罪。我、我是随哥哥到这里来做生意的。你们攻下岛后,哥哥偷得一条船跑了,只留下我一个人在此。方才那几位军士要撕我衣服,我只好向他们撒谎说与夫人是旧识。
    盼夫人看我可怜,把我留在您身边吧!我听说夫人喜欢歌舞。我从小便跟老师学习琴歌杂艺,闲来也能给夫人和将军弹上几首曲子、唱几首歌,给您二位解解闷。”
    黄素琴听到这里,倒也意外的很。她自从嫁给许海以后,便一直再没有与从前的那些姐妹们往来,身边的婢女还真没有一个会弹唱的。这令她时常感觉到寂寞。没想到今天居然在这海盗盘踞的地方,被她碰上了一个会吹拉弹唱的女孩。实在也是意外之喜。
    黄素琴很高兴。“你说你会歌舞?”她还是有些不信。这阵子,许海比较忙,很少有空陪她,她时常在想,要是有个与她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人在身边,那该多好。没想到想什么来什么,今天老天居然就真的给她送来了这样的一个人。
    “夫人想听什么曲子?”
    “随便吧!你就挑一首自己最擅长的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