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明末巨盗 > 第13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39节

    三人瞪大着眼睛听着,可是却并不太懂。
    “什么是斩首行动?”余玉倩问。
    “就是擒贼擒王。只是,我们眼下想要用擒的, 是不太可能的,只能用杀!”俞仁说到这儿,眼中突然暴出一丝精光。
    “你是说杀了官兵领队的将领?”孙有才问。
    俞仁点点头。
    “不错。我们只要能够杀了他们领队的将领,他们便会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到那时候,再想打败他们可就容易的多了。”孙有才似有所悟的道。
    黄玉蝶瞪着俞仁,说话仍然一点不客气。“你说的容易。这我也知道啊!可是,我们要怎么办到呢?难道带一队人冲下山去找人?莫说我们冲不下山,就是冲下山了,我们又怎么知道他们的主将到底在哪个位置?就算知道了他们的主将位置,我们又怎么才杀入层层重围,最终干掉他们的主将?”
    俞仁没有回答黄玉蝶,他感觉这个女人对自己似乎有成见,凡自己说的话,她总要极力反对。俞仁看了一眼孙有才。“孙兄是济南人,又是谋划多时,想来对这些官兵一定十分了解的了!孙兄可知今次带队的官兵主将是谁?”
    “这个,我倒也没看太清。咱们到这儿的时候天色都已晚了。只能待明天再去打探清楚。”孙有才道。
    “也好。明天咱们便做好严密的防守准备。以防官兵强行攻山。一面暗中打探他们的主将是谁。再想办法要如何才能除掉他。”俞仁说到这里,不由自主的便显露出他天生的领袖气质,指挥起众人道。
    虽然被他这一个籍籍无名的外人指挥,三人倒也没有反对。黄玉蝶瞪着俞仁,却没有说话。
    次日一早,天还没亮,几人便都起来了。他们是担心官兵会对他们发起强攻。
    可是,一整个上午,官兵都没有一点动静。
    “看来,沈兄的担忧不幸言中了。”孙有才道。
    “可有打探出来这次官兵的领兵主将是谁?”俞仁问。
    “是那姓姚的狗知府亲自带队。负责领兵的则是济南城的守备参将刘长乐。”孙有才道。
    “你明日带上一队人,到山下道口去喊话,就说让刘参将来,要跟他谈投降的事情。然后我预先埋伏在一旁的密林中,你尽量用话引他,将他往我的藏身处引;引的越近越好。然后我就在当场将他射杀。
    你记住,事先让兄弟秘密做好总攻的准备。我这里一旦得手,你马上便带领兄弟们冲下山去。到时候官兵主将一死,军中必然大乱。咱们便可以打官兵一个措手不及。”
    “你有把握吗?”孙有才问。“刘长乐如果来见我,必然会全身披挂,要一箭将他射杀,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的箭术怎么样?”
    俞仁拿起背上那张在济南城拾来的长弓,试了试。“我也只有三成的把握。如果你们这儿有更好的射手,最好是将此任务交给他来做。”
    孙有才摇了摇头。“我们闻香教徒多是一些下层小民,也有一些小吏、商贾,但是却没有军中之人。只怕没有人会用箭。”说完,孙有才看了一眼一旁的黄玉蝶,那意思显然是在询问她跟余玉倩的箭术怎么样。
    黄玉蝶接口道,“我教中的目头,多数都是江湖中人,要说使用暗器,倒也还有几个。但要论到射箭……”
    俞仁叹了口气,“那就这样吧!这事便交给我来办好了!”说完,他伸手拔出一支箭,对着百步之外的一棵大树射去。这一箭正中棵心,而且深深的透入树干之中。
    孙有才看到俞仁这一箭射的干净利落,既准又有力,这才添了些信心。“好,我这就去准备。”
    次日一早,俞仁早早的背着箭囊,带着他的长弓下山去了。他早已选好了一处地方。此处距离此山北面山道的要隘隔着一条山涧,距离却很近。而且此处密林极厚、居高临下,正是伏击暗杀绝佳的好地方。俞仁估计,只要孙有才能够把人给他引到预设的暗杀地方,再给他创造出充分的条件,他的成功率至少又可以提高两成。
    不多久,孙有才便带着一般大小头目们,出现在山道口。然后有人下山送信。再之后,便是漫长的等待……
    俞仁静静的躲在一棵大树上,也不知时间过了多久。他所藏身的地方,是一棵大树,既看不到天上的太阳,也不能随便的移动身体。
    就在这样漫长的等待中,俞仁看到地上的树影渐渐的变短变小,然后又慢慢的变长变大。
    终于,从山下传来一阵马蹄声。俞仁赶紧提起精神。
    远远的,就见一队足有百人的骑兵来到孙有才的近前。为首的是一名全身披盔带甲的将领,从俞仁的这个位置,只能看到他的侧脸。
    孙有才看到对方终于来了,并没有上前相迎,而是站在原地等待着。他的位置是背向着俞仁的,也就是说如果他们今天选好的猎物到了的话,按正常的思路,他应该是面向着俞仁的。如此,俞仁才能有机会在他全身武装的情况下,一箭封喉。
    那将领带着手下,策马来到孙有才面前。两人不知在说些什么。俞仁由于距离太远,无法听到两人的对话。但他早已准备好了一切,他的弓也已经拉了开来,只等孙有才的信号了。
    可是,这个孙有才也不知是什么原因, 却迟迟不发信号。这让俞仁长时间拉弓的手有些吃不消了。这张弓本来就是一张强弓,虽然俞仁天生神力,可是时间一长,他还是有些吃不消。
    俞仁在心里把这个孙有才不知骂了多少遍。可是却没有任何的效果。
    远处的两人在不停的说着话,似乎是在讨价还价。
    俞仁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孙有才的右手,尽量的保持着自己的心情平静、呼吸平稳。他的手,也静静的举着,目标锁定着对面的那名官兵将领。
    时间,是考验一个人耐性的最好武器。在漫长又焦急的待中,俞仁开始感觉双手已经渐渐不支,但孙有才还在跟那人不停的费话着,似乎已经忘了他们事先的约定。
    就在俞仁将要把手放下时,孙有才突然抬起右手放到了头顶。
    这正是他们约好的放箭信号。俞仁毫不犹豫的射出了这一箭。这一箭正是瞄准了对方的咽喉去的。
    山道上,官兵主将倒了下去。一下子,山道上乱作了一团那名官兵的主将原本是坐在马上的。中箭以后,他再也坐不住了,一头便从马上栽了下来。同来的两百名官兵眼见着自己的主将突然遭了冷箭,一下子全都围了上来。
    孙有才此时已经迅速的向后撤出了几十米,离开了山道。那些骑兵见自己的头儿中箭,哪肯吃亏,早有几十人骑着马向着孙有才一伙冲过来。
    但孙有才早有准备,他带着同来的手下,一下子便钻进了另一面的密林之中。官兵的骑兵虽然快,却进不了林子。
    这时,天空中响起一支信号箭。这是他们事先约好的总攻信号。
    第二百八十六章 艰难突围
    俞仁眼见自己得手,正要从树上下来,去与孙有才他们会合,却见那名被自己一箭射中的官兵主将在手下的搀扶下慢慢站了起来。
    俞仁吃了一惊。这才发现,原来,自己方才那一箭还是射偏了,他这一箭只是射伤了此人的面颊,却并没有伤到他的要害。
    见此情景,俞仁大吃了一惊。要是此人没死,官兵也就不会乱。而自己这一方的总攻已经开始。以闻香教的这三千乌合之众,就算是拒险防守,也未必能够守的住。而现在他们却要放弃险碍,主动进攻。
    如果俞仁这一箭成功了,官兵的主将突然死去,他们还有几分成算。而现在官兵的主将没有死,他们的进攻也就近乎于送死了。
    俞仁赶紧弯弓搭箭,准备再补一箭。可是,别人哪还会再给他这个机会,早有数十名官兵围着那人,簇拥着下山去了。俞仁望着他们身后厚重的铠甲,不由的重重叹了口气。
    俞仁的这一箭没能射中,总攻却已经开始。这一开始,便再难停下来。而他原本设计的官兵突失主将的局面又没有发生。此时下山强攻,几近于送死。可是,俞仁已经无法叫停了。他们为此次孤注一掷的计划已经等待了太久,不能再等了。
    无论成败,这一次他们也必须要出手了。否则就只能死在这片荒山之上。这一点,俞仁比任何人都清楚。
    俞仁匆匆赶回山上,想要将这个万分凶险的消息告诉他们。然而,闻香教徒在黄玉蝶与孙有才、余玉倩的带领下,已经分成了三队,同时向山下突围去了。俞仁想了想,还是选择了去追余玉倩。
    他们这一队的一千人,多数都是老弱,是三队中最弱的一支。俞仁紧跟在余玉倩的身后。他并没有把官兵主将未死的消息告诉余玉倩。因为此时,总攻已经开始,再说这个已经没有意义了,反而还会影响队伍的士气。
    他们的队伍才冲到山下,便迎上了一队五百人的官兵精锐。他们遇上的,正是济南守军中最精锐的部队。
    这些人虽然人数不多,可是却有着极强的战斗力。余玉倩试图想冲下山,然后在空旷的平原上,以人数的绝对优势来最终打败官兵。
    可是,这些官兵却结成了一个方阵,将他们下山的道口给牢牢的堵住了。闻香教徒想要冲下山去,那是难上加难。而冲不出去,他们便发挥不出自己任何的优势。
    眼见一批批的冲锋队不是战死便是被打退回来。余玉倩急的直跺脚。
    这时,又一批队伍给打退了回来。余玉倩再也忍不住了,她拔出长剑,正要亲自带队破关,俞仁拦住了她。
    “还是我去吧!这种打战的事情,可不同于江湖搏杀。你的剑太轻,这些官兵穿的都是重甲。你去了,只会吃亏。还是我去吧!”
    余玉倩看了俞仁一眼,重重的点了点头。不知道为什么,自从有了俞仁在身边,余玉倩感觉自己便有了依赖。每次出现问题,只要能看到俞仁,她便会感觉很放心。
    “那,你自己小心!”余玉倩叮嘱道。
    俞仁点点头,从地上拾起一根粗木棍,向余玉倩道,“你去给我挑二十名身高力大的,组成敢死队。让他们把手里的武器全部换上粗木棍。这些官兵全都身着重甲,用刀剑根本就没有什么效果。”
    余玉倩答应着,很快便给他把人挑好了。闻香教徒多数都是下等小民,一向都是干重活的。要说别的,他们可能不行,但要说到力气,他们还是有一把子的。所以,这二十人并不难挑。
    俞仁将这二十人集中起来,向他们道,“山下这些官兵堵住了我们的下山出口。如果不能打退他们,我们这些人就要全部被堵在山上饿死。
    大家记住,这些人都披带着铠甲,我们的刀剑对他们效果不大。所以,一会儿你们随我下山,遇到了他们,只管用你们手里的粗棍子死命的打他们的脑袋便是。记住,要从他们的脖子处下手。这样的效果最好。”
    说完,俞仁还亲自做了一个演示。然后又让这些人以树木为假想敌,做了几次演示。
    待众人稍稍有些熟悉了。俞仁这才领着众人杀下山去。
    官兵们在山下早已严阵以待。道口原本设的一些障碍物,早已被前面几批冲锋的闻香教徒给清理干净了。
    这些官兵堵在山下的道口,下山便是一片平原。可这条路却很不好冲破。每次官兵打退闻香教的进攻,却并不追击,而是又各自退回原位,等待着他们的下一轮进攻。
    俞仁带着二十名先锋队再次冲进官兵的方阵中。官兵自动的让出一条道,将俞仁这二十人放了进去,然后缺口马上又合上了,拦住了紧随其后的余玉倩所带的主力。
    俞仁冲进官兵的方阵,手中的木棍便卖力的挥动起来。他这一招果然效果不错。比起前面几次,他们这一次的棍子,显的更有效果。
    俞仁一上来,便连续击倒了三名围上来的官兵。都是一棍摆平,那三名官兵也再没有爬起来。
    他的这种神勇表现,给身边的二十名同伴增添了不少的勇气。大家结成一个小方阵。官兵虽然围住了他们,但想要一下子便吃掉他们,却也很难。可是,这些人必竟没有经过什么严格的专业训练,仅靠着俞仁那一会儿的临时抱佛脚,效果还是不大。虽然起初有些效果。但很快官兵便适应了他们的这种新打法。
    没多久,俞仁他们结的这个小方阵便被官兵给冲散了。俞仁的身边很快便仅剩下五人。在俞仁的勇威下,他们虽然仅剩了五人,但官兵还是轻易奈何不得他们。可是,最让俞仁心急的是,余玉倩所带的主力到现在还是没有一点办法能够冲出官兵的封锁。
    这一场战已经从午后一直打到旁晚,又从旁晚打到了天黑。如果不是官兵手中的火把,俞仁他们根本就无法辩的清敌我。
    眼见身边的五名兄弟又有两人受了伤。俞仁的心里,更加的着急了。
    而此时阵外的余玉倩也是急的要命,眼见着俞仁与那二十名兄弟没在了官兵的方阵之中,就像是送进虎口的肉食,眼看着就要被吞没了。
    余玉倩的眼睛模糊了,她拔出长剑,亲自带队没命的向着官兵的方阵冲下去,想要将官兵的方阵打出一个缺口来。可是,打仗是一项群体事件,个人就算再神勇,在这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余玉倩虽然连劈数人,却始终无法冲开官兵的方阵。
    就在这时候,官兵的身后突然响起一阵爆炸声。接着,官兵的火把一下子便倒下了十多支。稍稍间隔了十数秒,又是一阵爆炸声,官兵的火把又倒下去了数支。
    有人惊呼。“是三眼火铳。”
    三眼火铳正是官兵神机营里的标准配置。作为职业军人,他们当然知道这种火器的利害。这是当今天下最为犀利的武器。如今驻防在登莱二州的官兵,便有少数配备了这种三眼火铳。而他们济南的驻防军由于不太可能直接面对女真人的进攻,则没有配这种大明最先进的火器。
    话声刚落,又是一阵的爆炸声。然后便是接连不断的爆炸声。
    在这黑夜之中,没有人知道敌人有多少人。但是从爆炸声的数量上来判断,应该不下百人。
    官兵们这一下,真的乱了。大家一下子都慌了神,有人开始后退。而山上的余玉倩和她身后的闻香教徒又拼命的向山下攻。这些官兵们就更慌了。
    这时候,不知谁突然喊了一声,“姚知府逃了!刘参将中箭了。大家快跑啊!”
    第二百八十七章 真情流露
    这一声响,无疑给那些正准备逃跑,又不敢的官兵打开了心结。
    一下子,集结在山下的官兵方阵便乱了。大家争先恐后的抛下武器,向着济南城的方向逃去。
    余玉倩只觉得前方的压力锐减,跟在她身后的闻香教兄弟们纷纷冲下山去,向着逃跑的官兵紧追。
    余玉倩却没有追。她举着火把,在方才官兵结阵的地方搜索着什么。自从俞仁冲进官兵的方阵以后,她便再没有听到他的声音。她举着火把,一面寻找,一面喊着俞仁的名字。
    “沈浩!沈浩!”
    可是,空旷的四野里,已经乱成了一片,到处都是喊杀声、哀嚎声。
    余玉倩一具具的翻找着地上的尸体。他几乎找到了每一个随俞仁一同冲进方阵的兄弟,可是却始终没有见到俞仁的尸体。
    余玉倩只觉得自己的脑子里现在已是一片空白,只有一个念头在不停的盘旋着:找到沈浩。
    余玉倩一面喊着俞仁的名字,一面继续在地上翻查着尸体。
    此时的山下,由于官兵的全面溃逃,从其他两处突围的队伍,也都成功的完成了任务。
    余玉倩将方才官兵结阵的地方翻了好几遍,可就是找不到俞仁的尸体。她抬起头,看着天上的繁星,好像是在好像是在向苍天发问,又似乎是在自问。“沈浩!你研究在哪里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