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穿成虐文女主的长嫂 > 第161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61节

    顾妙紧赶着,进宫天也快黑了,还没到未央宫,她就听见了屋里传出来的哭声。
    顾妙赶紧进屋,只见徐燕舟抱着孩子,手忙脚乱地哄着,“元元……不哭了不哭了,你娘亲不是给你留奶了吗,爹也喂你了,你又不饿,尿布也是干的,上午小叔叔还来了,你……你不是最喜欢小叔叔吗,不哭了……”
    徐燕舟细声哄着,怀里的孩子就是哭,哭声惊天动地撕心裂肺。
    “……”
    徐燕舟平日没怎么见元元哭过,他乖,冲着爹娘只有笑,今日是哭的最厉害的一回。
    徐燕舟实在没有办法,温声道:“你这样哭,你娘回来,还以为爹爹打你了………”
    不知道是不是徐燕舟的错觉,元元哭的更大声了。
    “……”
    顾妙赶快进屋,“我回来了!”
    徐燕舟回过头,眼里有亮光,元元哭出鼻涕泡,挂在鼻尖傻的要命,顾妙有。道:“我回来了,我来抱他。”
    徐燕舟松了口气,“他一直哭,刚刚喂过,应该不是饿了。”
    这一天元元都不乖,他看着顾妙离开,还以为顾妙只是跟以前一样出去一会儿,就乐呵呵等着,他等了许久,都不见顾妙回来。
    心里越来越委屈,就咧着嘴开始哭。
    徐燕舟上朝,卢氏和徐燕南一边哄一边逗,把元元哄着,下午就是徐燕舟一人看着。
    也是他一人受苦受折磨。
    元元开始假哭,不流泪,趴在爹爹怀里委屈巴巴,后来想娘想的一直哭,哭着睡着,睡梦里鼻子还抽一抽一抽的,醒了找不见娘亲哭的更厉害。
    徐燕舟心疼也没办法,他哄不好,好在顾妙终于回来了。
    元元瘪着嘴,鼻尖哭的通红,他声音呜呜的,眼泪往下流,睫毛都沾湿了。
    顾妙亲亲他,“娘回来了,回来了,娘以后不走那么久了,娘看着元元。”
    徐燕舟想这一下午也值得,他得把这话记下来。
    顾妙说到做到,她不出宫,就听人报地里产量,种子送进宫给她看,也好知道今年庄稼长得怎么样。
    顾妙看东西的时候元元就躺在床上晒太阳,乖的不得了,顾妙看一眼账本看一眼孩子。
    暖棚里小麦产了六十多斤,花生收了三十多斤,一分地收这么多,已经是不错了。
    等到十月中旬,各地庄稼都收好晒好,亩产也报上来了。
    西北等地小麦亩产有三百多斤,还有四百多斤的,花生二三百斤,属实不错。
    大豆种的多,还养地,亩产将近四百斤。
    南方土地肥沃,虽然不比西北伺候精细,可这半年来风调雨顺,七月雨虽然多,后来也晴了,庄稼涨势很好,亩产也能达到将近三百斤。
    顾妙彻底松了口气。
    徐燕舟登基第二年,是个丰收年,国泰民安。
    顾妙亲亲元元的额头,“元元,今年丰收了!”
    元元咧嘴笑,然后伸着手向顾妙那里够,够着够着小身板就翻了过去。
    元元趴在床上,脑子懵懵的,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顾妙捂着嘴,她儿子会翻身了!
    元元能翻过去,却翻不回来,顾妙把他翻回来,他又使劲翻过去,乐此不疲。
    等翻累了,就张着小嘴喘气。
    民间都说三翻六坐,这才两个半月,元元翻身早了点。
    等徐燕舟回来,顾妙说元元会翻身了,徐燕舟挑了一下眉,亲了口儿子,然后道:“元元,快给爹翻个身!”
    元元躺在床上,圆乎乎的胳膊和腿蹬了两下,一点反应都没有。
    徐燕舟喉结滚了一下,“乖元元,让爹爹看看你是怎么翻身的。”
    元元眼睛转了转:“唔啊~”
    作者有话要说:  晚安啾咪!
    第101章 七月
    任凭徐燕舟怎么说, 元元就是不动,他伸伸胳膊蹬蹬腿,咧开嘴冲顾妙笑笑, 露出粉色的小牙床。
    徐燕舟攥着他的小手, “元元, 翻个身让爹看看……”
    元元:“噗!”
    顾妙道:“他兴许翻累了,下回再翻你就能看见了。”
    孩子第一回 翻身,徐燕舟没看见, 孩子从这样小到长大为人, 不知还有多少趣事, 以后总能看见的。
    徐燕舟给元元盖好被子,“那以后再看,他能翻身了, 得小心看着,床这么高, 别翻下去。”
    顾妙点了点头, 卢氏常来, 徐燕南每天都过来,还有明景她们看着, 摔不到他这个小人。
    徐燕舟只觉得吾家有儿初长成, 他把元元抱起来, 用力亲了一口。“好儿子, 明天爹爹看你翻身。”
    元元躺在徐燕舟怀里,小眉头皱了起来,他朝顾妙伸手,想要娘亲。
    顾妙微微一笑,“夫君看着元元, 我去那边看会儿书。”
    有了孩子,顾妙就围着孩子转了,元元乖巧,却黏她,看不见了就到处找,除了娘,也就爹爹能治住他。
    元元黏顾妙,可徐燕舟有办法,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徐燕舟就想办法逗他,抱着他在宫殿里转悠,拿着布老虎竹蜻蜓逗他,给他指东西,带着他到处玩。
    元元就顾不上找娘亲了。
    顾妙看的是农书,现在十月了,眼看着就入冬过年了,等到来年三四月份又要开始耕种了。
    种地不仅要看老天爷的脸色,还要看粮种,看伺候庄稼的精心程度。
    云州百姓世世代代种地,种子多是自己留的,要么就是从铺子里买的。
    顾妙这回收了十几万斤粮食,都是颗大饱满,这些做种子,收成应该会长一些。
    十斤粮种换十一斤粮食,比铺子里的种子还便宜些,等秋收收成上来,多的可不就是一两斤了。
    卖粮种的事交给了张先言和刘伟湛,把这些种子卖了,张先言还有点舍不得。
    刘伟湛倒是明白这种感觉,他感同身受。
    张先言叹了口气,语气幽然,“朝廷卖,百姓还不一定买呢。”
    刘伟湛还没见过亩产那么高的种子呢,百姓为什么不买?
    张先言道:“你在一个地方买了几十年的种子,每年产量虽然不高,但也不低,用新种谁知道收成如何,西北一带盖好,南面,南啊……”
    张先言叹息着摇头,看赵掌柜在南方做生意,容易吗,不容易。
    徐燕舟从云城一路打过来,一带百姓同进退共生死,南方安安乐乐,等着朝代更迭。
    这种子还真不一定卖的出去。
    两人出发卖粮种,在城门脚下贴了告示,有不少百姓来看,买种的少之又少。
    张先言担忧成了真,城门下百姓议论纷纷,“十一斤粮食换十斤种子,也不比去店里买便宜。”
    “没种过的种子不知道什么样,不如从前用的踏实。”
    “我用陈老板家的种子,今年一亩地收了近三百斤麦子,还是买陈老板家的吧。”
    张先言解释道:“大家伙儿静一静,静一静!这种子非同寻常……”
    张先言身着官服,旁边还站着孔武有力的刘伟湛,人群果然安静了下来。
    “这种子是从西北运过来的,种在西北,亩产高达三百五十斤,照顾精细的,亩产四百斤。”张先言对种子还是有信心的,“北边什么地方大家也知道,比不得南方土壤肥沃,西北都能产这么多粮食,还怕在这里种不好吗。”
    张先言言辞恳切,有人动心了。
    “当真产这么多?”
    张先言道:“本官乃宁州城守,粮产是白纸黑字写在奏章上的,欺骗皇上可是杀头大罪,犯不着为了面上好看撒这个慌。”
    又有人道:“种子在西北长得好,不一定在咱们这儿长得好,大家没听过南橘北枳吗?”
    张先言解释道:“这是不一样的,有些作物的确适应不了别的环境,但是粮食,各地都有种,再说了,这些种子原也是从各地买来的,静心照顾,选出来的。”
    刘伟湛道:“买卖讲究你情我愿,想买就买,不想买就不买,只不过,等明年秋收,看着别人家一亩地收了三百多斤,你家还是两百多斤,三百出头,可别眼红使坏。”
    这么一说,人群里更有人不愤了。
    “怎么说话呢你,那没准儿用你的种子收一百多斤,用别的收两三百斤呢,看到时候谁哭。”
    刘伟湛是无所谓,顾妙弄这些种子是想让百姓吃饱,可没说要把饭硬塞到人嘴里。
    张先言在南方试过,种子的确是好种子,一代更比一代强,明年的种子说不准会更好。
    刘伟湛道:“那等到时候再说呗,看谁笑谁哭。”
    “你!”
    “来来来,想买种子的去城守府登记,十一斤粮食换十斤种子喽!”
    人群渐渐散去,有人回家拿粮食,大部分人还在观望。
    到底好不好,有没有张先言说的那么神还不知道,谁敢去赌一年收成。
    大不了等明年再买。
    来买种子的大多是村里穷苦百姓,用不起好种子,又想多收粮食,打心底里相信朝廷,相信徐燕舟。
    种子买的并不多,现在卖一回,等来年春天还能再卖一回,卖不出去的,只能……
    “卖不出去的送去军营,花生榨油,豆子磨豆腐,蒸馒头煮粥,不是也得买粮食养兵吗,正好了。”顾妙冲着二人点点头,“一路上辛苦二位了。”
    两人忙道不辛苦,刘伟湛探了探头,“那剩下的花生渣豆渣,还有麦麸稻糠,还是送到我这儿吧。”
    十一月多,天冷了,外面没嫩草,吃花生渣豆渣,猪鸡养的都肥。
    顾妙点点头,“就送到你那里。”
    刘伟湛在心里说了声好,“那按娘娘的意思,除了留种的,剩下的送往军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