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其他小说 > 刑侦笔记 > 第165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65节

    过去的很多事情他还可以推卸责任,但是他企图谋杀苏回这件事,人证物证俱在,让他无法甩脱嫌疑。
    墙倒众人推,树倒猕猴散。
    那些大人物在得知他出事以后,还会有人愿意保他吗?
    到了这种时候,他可能会万劫不复,身败名裂,不如给自己留一些颜面。
    随良逸没有选择反抗,思考了片刻,举起了双手。
    有人上前,铐住他的手腕。
    二十分钟的车程之后,翁玉华和随良逸就被带入了华都总局的预审室内。
    刚才散会后,诸多工作人员都已经回到了总局,各级领导也都对这件事非常重视。
    今天的审问陆俊迟主审,乔泽负责记录,谭局亲自在观察室听取审问。
    可是自从坐下来核实过基本信息以后,随良逸就一直低着头,不论陆俊迟问着什么,他都是一言不发。
    由于他的身份特殊,以往的刑审技巧对他而言没有任何的作用。
    时间分分秒秒过去,陆俊迟问到口干舌燥,依然没有撬开他的嘴巴。
    观察室里,谭局皱眉看向了一旁的苏回:“翁玉华那边都已经招了,他还在这里等什么?”
    苏回看向里面的随良逸,沉思了片刻道:“他可能在算,警方掌握了哪些信息,自己会得到怎样的结果……”
    在问询之中,随良逸像是感觉到了什么,抬起头来,看向一旁的玻璃。
    他的目光仿佛穿透了那层玻璃,在与苏回对视。
    然后随良逸开口道:“你们叫苏回过来,我想和他谈谈。”
    谭局转身,拍了拍苏回的肩膀。
    “我大概能够猜到,他想要问些什么。”苏回说着起身。
    他走入了审讯室里,坐在了陆俊迟的身旁。
    今天他们两人都参加了活动,获得了表彰,到现在都是一身警服。
    两位年轻警员,帅气干练,看上去正气凛然。
    审问室里,气氛十分严肃。
    苏回开口道:“随教授,之前我的同事已经简述了你的犯罪经过,你是否承认之前所犯下的罪行?”
    随良逸用手指扣了两下桌面,抬头问苏回:“我想不通一件事,你们是怎么发现我的?”
    随良逸不解自己一直躲在幕后,小心翼翼,遥控指挥,苏回他们究竟是通过什么查到他身上的?
    他到此时还是平心静气的,仿佛只是来这里做客的顾问教授,并不是正在被审问的犯人。
    苏回停顿了片刻,开口道:“我在恢复了记忆以后,想到了一件事。在当年,我读研究生快要毕业的时候,写过一篇论文,而那篇论文的课题研究方向,我曾经和老师交流过。当时随教授你也在场,你说你搜集了很多资料,可以供我参考,我提出过论文合著,你却拒绝了。”
    随着记忆的恢复,苏回终于想起了那篇论文的逻辑链。
    “那时候我还以为这是来自于前辈的帮助,但是现在想,你在那时候,就把连环杀手培养的这个概念灌输给了我。后来的那封举报信,也是你通过王副局交给金副局的吧。不过,调查你还有其他的原因。”
    随良逸问他:“我还有哪里露了破绽。”
    苏回道:“我们开始调查你,是因为在搜索于烟的相关资料时,看到了一条你的采访。在采访之中,记者提到你对于烟老师作何评价,你当时脸上浮现了诡异的表情,并且做出了推动记者的动作。随后虽然你向记者道歉并且删除了相关的影像,但是在传播广泛的今日,这一段视频还是留了下来。”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一条视频是姚飞在整理于烟相关资料的时候发现的。
    苏回看过以后也觉得随良逸的状态很不自然,把这一条新闻记录了下来。
    他继续说:“后来我又一次看到了一则媒体采访,向你被记者问到对我的看法时,你出现了和另一则新闻里同样的表情。所以我大胆假设,你可能和于老师的死亡有关系,你也想要把我定为目标。”
    随良逸或许是善于伪装的,他在很多时候让人看不出他心中之恶,也很难把他和幕后真凶联系起来,但是他那时有些诡异的表情却露出了一丝端倪。
    那是一种忌恨却在极力掩饰的表情。
    因为随良逸平时里是平易近人,与人为善的形象,这样的表情和行动出现在他的身上,非常违和。
    苏回的目光沉静:“随后,我们从心理分析入手,我越来越确认,你是有问题的。随良逸,你和其他研究相关犯罪心理的人完全不同,其他的人低调,以研究为先,以破案为先,而你却非常享受别人对你的赞誉,你最喜欢的事情是接受各种采访,炫耀你破获的案件。”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查询,你和372研究院,和王少谷,和张君之的关系。尽管你非常小心,可是我们还是挖出了蛛丝马迹……”
    苏回说得轻描淡写,但是其实,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他们面对的,像是一座被封了数年的冰山,需要一点一点融掉冰雪,发现真相。
    他们投入了诸多的警力,调查了月余,才终于有了结果。
    苏回沉声道:“警方最后发现,372研究院是当年翁老师创办的。只是这些证据,还不够……”
    警方所掌握的,只是翁玉华随良逸两个人和研究院有关系的证据,他们并不能证明,后来这些凶手的犯罪行为和他们有着直接关系。
    想要把幕后之人绳之于法,他们必须掌握确凿的证据,否则容易打草惊蛇。
    随良逸非常小心,很多事情都是让张君之和王少谷出面。
    他在警界认识的人众多。
    他熟知法律,熟知办案流程。
    没有足够的证据,他们根本按不死他,无法惩罚他的罪行。
    审问室里非常安静,只能听到苏回的声音。
    “随良逸,你曾经虐杀小动物。你幼年家庭附近,发生过两起小型的火灾。只不过你的家庭生活一直和睦,淡化了你的这些特征,可是在你十五岁时,你的双亲车祸身亡。你寄宿到了祖父家中,你的身上一直具备连环杀手的一些特质。”
    “我推测,你之所以会选择犯罪心理这门课程就是为了印证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想要研究清楚自己。在研读这门课程的时候,你是在印证自己特征,解读剖析自我的过程。”
    “因为你自身的原因,你对犯罪心理保持着一丝怀疑,你不相信有人能够通过推理,掌握到犯罪者的全部信息。你自信于自己的伪装,觉得不会有人抓到你。”
    随良逸默不作声,听着苏回的分析。听到这里,他给予了回应,轻轻点了一下头。
    这个年轻人不愧是翁玉华最好的学生,他敏锐地发现了他选择这条路背后的心理原因,这是连翁玉华当初都没有察觉到的。
    他一度是矛盾的,一边质疑着那些理论,一边印证着那些理论。
    他把相关的东西套用在自己的身上,反复推敲着,是否会暴露自己。
    他也曾用那些理论尝试去分析抓住那些凶犯,可是他发现并不能很好地辨别那些同类。
    他不想承认,这是自己的天资不足。
    要怎么才能够确切抓住那些犯人呢?
    他忽然想起了围猎时,人们会故意放出一些已经抓住过,做过标记的猎物。
    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么就让这些城市,变成他的围猎场……
    “你对那些潜在凶手进行威逼利诱,让他们为你所用。通过抓捕那些凶手,你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以及极高的社会地位。”
    “你也会派出那些凶犯,给其他的侧写师制造难题,再自己出面,解决烂摊子。”
    “你享受那种别人看不透真相,只有你能够侦破案件的优越感。”
    苏回说到这里,稍稍停顿:“可是后来你发现,你撒出去的鱼饵,有时候会被人找到真凶……”
    “特别是华都这里,案件的一次一次侦破,让你对我们产生了更加强烈的妒意,以及惧意。”
    随良逸的嘴角轻轻抽动了一下,他最初发现这一点是因为于烟。
    他在华都这里布下了一枚钉子,可是还没等他收网,就听到了凶犯被抓的消息……
    那时候他是愤怒的,不甘的,嫉妒的。
    像是一个靠着作弊考出了好成绩的学生,认为其他的学生不可能取得高分,可是偏偏有人交出了满分的答卷。
    幼年时,他就把那些成绩比他好的人,视为怪物。
    成年以后,这种恨意变本加厉。
    “我曾经试图解读分析出,你对于老师,对我的杀机是从何而来。在对你进行背景调查时,我们还发现,你从小到大,成绩都非常优异,几乎全部都是第一名。而比你成绩好的人,不是考试之前偶然摔伤,就是正好生病。我推断,你是在记恨那些比你强的人,屡次通过从中做手脚,得到第一。只要别人提起了他人,没有提起你,你就会对此产生不自觉的烦躁和厌恶。我们的计划,就从这几点开始入手。”
    说到了这里,苏回已经分析得差不多了:“了解了你的犯罪逻辑以后,我想要逼着你再次行凶,就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诱饵。”
    而他自己,就是那个诱饵。
    他在赌,赌随良逸知道他一直在对这个案子穷追不舍时,会害怕他查到真相。
    在看到那些报道,还有看到他获得嘉奖的消息会气到发疯,动了杀念。
    随良逸想要在他最为辉煌之时,把他拉下神坛,让他坠入地狱。
    所以,一个诈死的计划由此诞生。
    他们和翁玉华事先就一起谋划好了整个过程。
    自从随良逸他们离开会场,会议暂停,人员被疏散,武警排爆队针对会场进行全面搜查,在领奖台的地板之下,发现了上次宋蓝恩制作的最后一枚炸弹。
    他们播放了早就准备好的录像装成直播视频。
    而随良逸,就落入了这个圈套。
    现在,他们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能够证明他和这一系列案件的关系了。
    就算是再有权势的人,也没有办法洗脱他的罪名。
    听到这里,随良逸沉着脸,鼓了几下掌,他手上的冰冷手铐互相相触,发出金属特有的声响。
    陆俊迟又开始问问题,这一次随良逸没有抵触,开始点头,回答。
    “你是否承认曾经教唆傅云初犯罪。”
    “是,是在我的提示下,他开始利用废车进行买卖交易。”
    ……
    “覃永辰犯下的罪行和你有没有关系。”
    “这个人我没有在过372研究院,但是我曾经让张君之接触过他,并且给他提供过一枚武器。”
    ……
    “安郁辞你认识吗?”
    “我听张君之说过,那是他的学生,是张君之在和他联系,我觉得这个人的心理呈现非常有趣,曾经提过建议让张君之加以利用。”
    ……
    “陈雪贤你认识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