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平凡的世界 1
2004年4月,杨哥提拔为江海市市委副书记,市长,这一年,杨哥和黄莺的儿子两周岁,孩子的小名叫阳阳,是杨哥给起的。同年10月,张书记提拔为东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2007年8月,宋妮妮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复旦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
同月,宋明正获释出狱,和王巧玲结婚。
此时,王巧玲已经是西京一家旅游公司的董事长,借助当年我资助她的5万元,王巧玲从零起步,从小到大,逐渐做了起来。
妮妮开学那天,我和我的妻子柳月带着儿子狗蛋一起去送妮妮到学校。在学校报名处,见到了分别多年的宋明正和王巧玲。
故人相见,执手相望,热泪盈眶,感慨万千。
妮妮终于见到了长期外出出差学习苍老了许多的爸爸,扑到宋明正怀里,痛哭流涕,悲喜交集。
宋明正用颤抖的手抚摸着十年没见的女儿妮妮的头发,老泪纵横,呜咽着说:“妮妮……我的孩子……爸爸对不起你……”
妮妮伸手擦干宋明正的泪水,亲了亲宋明正的脸颊,说:“爸爸,你永远是我的爸爸,我永远爱你……”
宋明正欣慰地笑了。
然后,我和宋明正紧紧拥抱,宋明正不停地说:“好……你们……很好……”
然后,宋明正看着柳月,说:“柳月,你依然还是那么年轻美丽,见到你,见到你们,见到你们的幸福,我很高兴……”
柳月握住宋明正的手,说:“老宋,出来了,就好了,今后的路还很长,今后的好日子还有很多,小王等了你10年,你要好好对待小王……”
宋明正点头:“哎——哎——”
妮妮又和王巧玲拥抱:“小妈好——”
王巧玲面带愧意地拍着妮妮的肩膀:“好,孩子,小妈对不住你……”
妮妮又亲了亲王巧玲的脸颊:“小妈,不要这么说,妮妮心里只有小妈的好……”
柳月看着王巧玲说:“巧玲,过去的事情,不要再提了,往前看……”
王巧玲感激地看着柳月,点点头。
安排完妮妮的入学,大家和妮妮告别。
妮妮恋恋不舍和大家依次告别,轮到我时,妮妮仍旧像小时候那样搂着我的脖子打转,撒娇说:“小爸爸,我舍不得离开你……你要常和妈妈来看我……”
我说:“小爸爸和妈妈平时要上课呢,脱不开身,教学任务很紧的,平时我们可以上qq聊天啊,视频聊天,也是一样的……”
妮妮说:“那……好吧,看来,也就只有将就二位老师了,等教师节,我给楚老师和柳老师寄祝贺卡,祝小爸爸老师和妈妈老师节日快乐……”
大家都笑了。
然后,妮妮抱起狗蛋,在他脸上狠狠亲了两口,然后捏着狗蛋的腮帮说:“狗蛋,姐姐不在家,要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话,明白吗?不然,要是你不听话,姐姐放假回家打你屁股!把你屁屁打成两半……”
此时,爹娘已经来到了苍南,和我们一起生活7年了,专门来这里看孙子的。
狗蛋捂着屁股说:“姐姐,我的屁股现在就是两半!”
妮妮哈哈一笑,一瞪眼,说:“那就打成四半!”
狗蛋一听,撒腿就跑,跑到柳月的身后,抱着柳月的腿打转:“妈妈,姐姐老是欺负我……你赶紧把我抱起来……”
柳月把狗蛋抱起来,亲了亲狗蛋的脸,说:“乖儿子,姐姐疼你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欺负你呢,姐姐是逗你玩呢……”
妮妮一看,不乐意了,身子一扭:“妈妈你偏心,抱弟弟不抱我,我也要让你抱!你抱抱我!”
柳月伸手捏了捏妮妮的鼻子:“鬼丫头,这么大了,妈妈还能抱得动你吗?”
妮妮一跺脚,转身向我:“小爸爸,那你抱抱我……”
我一瞪眼:“这么大人了,还要大人抱,让同学看见了笑话你……”
宋明正和王巧玲在一旁看着我们一家的戏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
和妮妮分手后,我们也要告别宋明正和王巧玲回家,这时,王巧玲掏出了一张50万的支票,说要偿还我当年帮助她的人情。
我和柳月坚辞不受,虽然我和柳月当年的积蓄已经花的差不多了,虽然我们现在只靠两个人微薄的工资来维持家庭开支,但是,我们还是不准备接受这钱。
王巧玲则坚持要给,态度很坚决。
最后,我和柳月不得已接受了。
回来后,我们将这些钱捐给了县里的希望工程。
这些年,江月小学的规模没有扩大,招生范围依旧是周边的几个村,但是,教学质量却是整个苍南县的拔尖学校,虽然只有了了几个学生,但是,每逢县里的重大竞赛活动,不管是哪个年级组的,不管是学习方面的还是综合素质比赛,第一名,一定是江月小学选送的学生。
我和柳月的教学经验也被县里作为典型进行推广,我和柳月假期里基本都闲不着,被邀请到处去讲公开课。我们还冲出了苍南县。近4年,每逢温州市的大型小学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必定会邀请我们夫妻参加。
市内外不少私立学校找到我们,高新聘请我们去工作,去担任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出价最高的一家贵族学校同时聘请我们两口子,一个担任校长,一个担任教导处主任,两人的年薪合起来是180万。
我和柳月都婉言谢绝,我们知道,如果我们走了,江月学校就得宣布终结,这十几个渔民的孩子就得翻山越岭去读书。我们舍不得这些孩子,舍不得我们夫妻的事业,这是我们爱情的见证和结晶,这是我们的事业和精神支柱,我们宁愿拿着微薄的薪水,过着清贫的日子,坚守在这海边的渔民小学。
我们夫妻办学的经验被宣传推广了出去,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都报道了我们办学的事迹。中国教育报发了长篇通讯,题目是《大海边的坚守》。看到这个题目,我直接就是一愣,当年我采访石屋村的时候,写的稿子题目是《大山里的坚守》,这次我成了被报道的对象,题目如此雷同,成了大海边的坚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