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089、回到西凉
这哪里是有些用处?这简直就是有大大的用途了!而且,这机括最大的用途可不仅仅是打猎,赫连翊说打猎用真是谦虚了,这些东西完全可以用在隐村的外围。
隐弘肯定,有了赫连翊提供的图纸,隐村周围的防范会更加严密,别说是人了,就是连一只苍蝇都不容易飞进来。
虽然与熙婆婆等人相处不长,但沈瑶心中终究是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家人的,现在说分开就分开,自然很是不舍,阿兰的眼泪都扑簌簌地出来了。
熙婆婆拄着拐杖,当先停下了送别的脚步:“丫头,隐村永远都是你的家,只要你愿意,随时都可以回来,我们等着你!”
沈瑶的眼圈也红了。
熙婆婆又看向赫连翊,手里多了一个小瓶子:“小子,这个东西给你。我瞧你每次都会忘了婆婆我长什么模样,看来是记性不大好。婆婆可不希望你哪天忘了我这阿瑶丫头的模样,你啊,赶紧把药吃了,也省得我老婆子不放心把阿瑶丫头交到你手上。”
不仅总是忘了熙婆婆长什么模样,应该是除了沈瑶他根本就不记得别的女人的模样才对。
沈瑶扑哧一笑,熙婆婆果然厉害,这么几天居然就看出来赫连翊的毛病了。
虽然脸盲不太好,但沈瑶其实对此还是不怎么在意的,反正他不会忘了自己,治不治都无所谓了。
但是现在听熙婆婆说的话,沈瑶就又开始担心了,若是这家伙将来真的把自己也给忘了那可就坏事了!
思来想去,沈瑶当先将那个小瓶子收下了:“多谢婆婆!”
熙婆婆嗔了她一眼,又拿了一个更加大了一些的小瓶子出来,对她道:“婆婆也没什么东西给你的,就是我自己制的药丸还拿的出手了,这泰灵丹你留着,有了这个婆婆也放心了。”
泰灵丹?
光是听名字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药,沈瑶一想起自己之前吃的那个异肌丹就有些忐忑,斟酌着问道:“婆婆啊,这个泰灵丹不会也是让人变得稀奇古怪的药吧?”
不怪沈瑶担心,实在是隐村的人太喜欢捣鼓这些丹药了。
熙婆婆好笑地看着她,一把将小瓶子塞进了她手里:“放心吧,这可是救命的药丸,不是异肌丹那样作弄人的东西。”
得了礼物的隐弘笑嘻嘻地凑过来,笑道:“你可能还不知道吧?其实你吃的那个异肌丹,还是当年你外祖母研制出来的呢!”
沈瑶不知道的是,这异肌丹是煦雅当初决定要跟姚伟峰离开隐村的时候连夜做出来的,目的就是对付外边那些狂蜂烂蝶的。
当然,她当年也的确是给别的女人用过,洪氏当初可就是顶着一张猪头脸嫁进姚府的。
只是很可惜,当初那么活泼机灵的煦雅,在女儿离开之后也失去了活着的斗志,最终还是红颜薄命了。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即将进入迷雾林时,沈瑶终于还是跟熙婆婆等人道别了。
虽然伤心,不过以后还是有机会重新见面的。
隐弘带着两个小伙子送沈瑶三人出去,三人都提前服用了他准备的药物,迷雾林中的瘴气和毒烟对他们根本没有作用。
迷雾林中的路途其实也有规律可循的,只不过这些都是前人们自己摸索出来的,根本不在五行八卦之中,也难怪外界人们不知如何穿过迷雾林了。
快要走出迷雾林的时候,隐弘和两个小伙子停下了脚步:“赫连兄弟,前方再走半个时辰便能出去了,我们就不再多送了,你们见谅啊!”
隐村人不喜涉足外界事务,今日能走到这么远已是难得了。
赫连翊抱拳:“多谢!”
沈瑶也哥俩儿好地拍拍他的肩膀,嘱咐道:“弘大哥,我阿兰姐姐可是个好姑娘,你可不要欺负她!你若是欺负了她,等我他日回来了,我可要替我阿兰姐姐好好收拾你的!”
一边说着,还一边活动了几下手腕,好像真的要给他两拳头似的。
隐弘十分委屈:“哪里是我欺负她?明明是她欺负……”
“嗯?”沈瑶挑了挑眉。
隐弘立即改口:“阿兰可是天底下最好最好的姑娘了,能够娶到她可是我好几辈子修来的福气呢!别说是欺负了,我就是连一句不是都不会说她的!你放心好了,谁也不敢让她受委屈的!”
这拍胸脯的模样总算是过了沈瑶这关了。
几人告别一番,隐弘便带着两个小伙子原路返回了,他们走的时候还很细心地将自己之前走过的痕迹抹消了。
阿忠忍不住叹道:“隐村人果然谨慎,难怪这么多年从未有人寻到过他们了。”
“或许是有人寻到了,只是他们的药物实在厉害,让人忘掉自己之前见过的一些人一些事也是有可能的。”
说完,赫连翊牵起沈瑶的手,有些内敛有些嘚瑟地笑道:“娘子,我们回家吧!”
一声娘子,沈瑶的骨头都快要酥了。
从大雍出来后,沈瑶三天便一路走走停停地来到了南疆,现在又在隐村逗留了几天,前前后后加起来也该有两个月了。
这么一算,想必赫连诺也已经迎娶了大雍的公主回西凉去了。
两人合计了一下,决定还是先回西凉处理一下京中的事务。
当然最重要的事回去跟陈香娥说说两人在隐村的事情,偷偷地在隐村成亲了,不跟她说的话一定会让她伤心的。
路上不再耽搁,行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回到了西凉京城。
刚进城,三人便被百姓们的议论给惊住了。
西凉迎娶的大雍公主居然在半路上被北戎给截杀了!
幸好太子赫连诺和四皇子赫连恒只是受了些轻伤,并没有性命之危。
大雍公主虽然是嫁入西凉的,只是毕竟不是西凉人,百姓们自然不会对她的死活过多关注。
但是北戎居然趁机挑起西凉和大雍之间的矛盾,却是百姓们最不能容忍的。
一时间,百姓们对北戎讨伐声盛,民情激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