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最装逼的一句话
叶秋不是心血来潮,事实,叶秋脑子里还有太多的东西没有拿出来,他一直想找个机会,把一些自己很喜欢的东西,复制到这个世界来。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说到小说,说到畅销书作家,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哈利波特》系列,想到《暮光之城》系列。
但是说实在的,《哈利波特》系列和《暮光之城》等系列,其实在叶秋看来,并不是最适合络学平台的。
《哈利波特》系列,从出现到火爆,用了很多年的时间,这对于快餐学来说,太过于缓慢了。
在小说《哈利波特》,哈利波特一年一年地长大,小说的读者也在一年年地长大,多数读者不仅没有疏远主人公,而且影响着周围的人,使得哈利波特迷越来越多。
所以,这部小说,它最适合的方式其实是实体出版,因为它需要时间去沉淀,去成长。
换句话说,这是一部养成式的作品。
目前启点学国际站,需要的不是《哈利波特》式的养成系列的作品,而是能够让读者欲罢不能的作品。
络学的主要模式是连载,有人说一个厉害的络作家,会合理地断章是最基本的要求。
虽然往往会被读者骂断章狗,但是这正是其精髓所在。
什么样的作品,最能够让读者欲罢不能?
在叶秋看来,悬疑类的作品最适合络连载,因为悬疑推理类的作品,本身具备了这样的一个特质。
叶秋打开启点学国际站美国站。
注册了一个新的账号,然后创建书籍,到了起作家名的时候,叶秋直接用了x这个字母。
只是让叶秋尴尬的是,这个这个字母已经被人抢注了。
所以叶秋换了一个.x。
还好这个名字还没有被人注册。
想要解决目前启点学国际站面临的困境,这部小说不但要火,而且还需要引发热议,引发讨论。
所以,首先要让这部作品,有一个高逼格的开端!
也是说,这部作品,在一开始要装一个大的,当然,不能装逼不成反被艹,那尴尬了。
你们不是说络学是吊丝才看的作品吗?那么这部小说需要让那些精英人士,甚至主流媒体一起加入到其。
叶秋敲击下了书名《达芬密码》。
说实话,这部作品一开始吸引叶秋关注的原因是,这部作品的作者,一开篇装了个超级大13!
“本书所有关于艺术品、建筑、献和秘密仪式的描述均准确无误。”
这尼玛简直是要天的节奏啊。
但是,这部作品的牛逼之处在于,作品的内容,的确很大程度地做到了这开篇的牛逼宣言。
在叶秋看来,《达芬密码》固然精彩,但是能够让这部作品达到前世的高度,最主要的还是这个霸气侧漏的开篇宣言。
因为正是因为这个宣言,才在这部作品火了之后,引起了那么多人的讨论,无论是夸赞也好,批判也罢,但是却成功的引起了那些“专业”人士的注意。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有光明有黑暗,有粉有黑。
《达?芬密码》的牛逼之处在于,竟然让许多人认为《达?芬密码》是因为曝光了基督教正统过去的真相。所以结果才招致了来自天主教和其它基督教团体,历史学家,艺术史家及其它抱怨其研究粗糙的读者们的负面批评。
这是何等的吊炸天啊,这部作品不但招来了许多宗教人士,而且还有许多数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史学家等等高端大气档次的逼格十足的人的讨论。
一部作品能够做到这些,想不火都特么难啊。
达芬密码的重点不在密码,而是达芬。
这位500年前的天才,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好的对像。而且,从历史当,达芬不仅是一位出色的画师,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音乐家,生物学家,地理学家,以及数学家……等等。
基本是个被接近神化的人物。画坛当留下来的几幅作品,只是他能力的一点而已。
真正的达芬,之世人眼的达芬,还要来得神秘。而这一部达芬密码,写的是一部关于达芬,关于天主教,关于几部伟大壁画之间的事情。并且,通过这一些作品,一次又一次破解真正的天主教会。
或许,这一部不会受到全球人的喜欢。至少,不同信仰的,其他国家的人,他可能不会喜欢。但是,有人不喜欢,肯定也会有人喜欢。
《达?芬密码》如果放在华国的话,肯定不会像前世那么火,因为,达芬是欧洲的神人,而不是华国的。
但是在欧美不同了,因为,这里面有他们的主流信仰。
当然,像.x这个马甲,在启点学完全是个新人,所以哪怕是开篇装逼,但是也没有多少人会关注。
叶秋对此并没有感觉有什么意外,如果是以叶秋本人的名义去写的话,那么结果肯定不同,不过,叶秋当然不会本人出马,他早想好了,要将神秘进行到底。
打造一个和作品一样神秘的作者,这本身是一种很装逼的事情。
《达?芬密码》在启点学开始更新了。
一开始,《达?芬密码》并没有获得太多的关注,毕竟,每天有太多的新书出现了。
没有推荐,自来流量很少。
对此叶秋并不在意。
不过,传作品是传作品,《达?芬密码》很快地被启点学国际站的编辑挖了出来。
顺利通过签约。
开始第一周的试水推,期间叶秋同样用了化名,对于叶秋来说要弄个身份太简单了,所以启点学方面并不知道这部作品是他们大老板叶秋的作品。
第一周的试水推之后,《达?芬密码》终于开始爆发出其威力来。
开始逐渐在读者圈里面有了一定的人气,在新书榜更是一骑绝尘。
而且因为《达?芬密码》其涉及到的知识层面太多了,自然而然地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
这个讨论的圈子很快地扩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