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金算盘 > 第7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7节

    “是,”兮香立马放下手中的事儿,就转身去了边上的小书房。
    五娘没有在纸上写一个字,她就只画了一杆秤,后就把那张纸放在一边晾干墨迹:“迎香,你去找个檀木盒子过来。”
    “姑娘,您要多大的盒子?”迎香不知道她家主子这是要唱哪出,不过她从未怀疑过她家姑娘决定的事儿。
    五娘扫了一眼炕几上的那些银票、黄金跟碎银:“够放得下这些的。”
    “奴婢有数了,奴婢这就去给您取,”迎香立马就去了。
    “兮香,你再去给我取三万两银票过来,”五娘笑着说:“你家姑娘要行贿。”
    第12章
    镇国侯府,镇国侯刚从第一楼回来,就立马跑回了金满堂。金满堂是镇国侯夫妇的住所,原本这里叫做常青堂的,是后来才被镇国侯改为金满堂。
    “老婆子……老婆子,”镇国侯刚到金满堂院门口就开始叫,等他进了屋见到老妻正坐在榻上缝衣裳,他三步并两步地走了过去,双目盯在老妻手中的绛紫色衣料上:“这是给我做的吗?”
    镇国侯夫人莫氏跟镇国侯是少年夫妻,这么多年来,镇国侯虽人有些跳脱,但对她真的是很好很敬重。莫氏早就听到他叫唤了,见他双目放光,只觉得这人到老了也还是个孩子性,什么都放在脸上:“是的,侯爷喜欢这颜色吗?”
    一边的红嬷嬷拧了条热巾子递了过来,镇国侯伸手接过,胡乱地擦了擦,就把巾子扔给了红嬷嬷。他挨着老妻坐到了榻上,摸了摸老妻手中的衣料,双目有些发热,谁能想到他堂堂镇国侯,竟然已经有八年没做过一身新衣裳了?
    自从他姐给他生了个讨债外甥,他的好日子就彻底结束了。京城里的人都说他是年纪大了,成熟知事了,人也低调朴实了。那些人真真是瞎了眼才对,他们没见着他是穷吗?
    “侯爷怎么了?”莫氏知道这几年家里不好过,他的性子一直被压着,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她那个大姑姐,也就是当今太后,那就是个可怜人,先帝跟那奉国夫人韩氏做下了那等见不得人的事儿,真是害了她一辈子。
    不过再不好过,现在也快要好过了。老天还没瞎了眼,是不会放过那些黑了心的畜生的。莫氏伸手握住镇国侯的手,笑着说:“侯爷今天帮昭儿媳妇把账都给讨回来了?”
    “那是当然,”到底是几十年的夫妻,一句话就把镇国侯从低迷的情绪里给拉了出来,镇国侯冷哼了一声:“我出面,谁还敢坑了她的银子?今儿一天我可是帮外甥媳妇讨回来几十万两银子,还给她寻摸了不少好东西。不过最让我高兴的是……哈哈……,”说到这镇国侯就忍不住仰头大笑了起来,好一会他才歇了笑,脸上明显带着快意:“我把韩国公府给搬空了,只可惜那奉国将军府没有赊账。”
    莫氏知道她家老头子对那韩国公府的恨,她也恨。那奉国夫人韩氏就是韩国公的庶妹,一个庶出,使了下贱手段嫁给了奉国将军还不知足,竟还勾着先帝。现在奉国将军死了快一年了,她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就不知道她没了先帝跟奉国将军,还能作出什么妖蛾子来?
    “韩国公府一向无耻至极,这次他们碰上侯爷,也叫他们知道知道什么是铁板?”莫氏看了看手中的衣料,就笑了:“不过太后娘娘给昭儿选的媳妇可真是个好的,我虽还没见过,但从这行事上来看,是个大方得体的。”
    提到这个,镇国侯心里就不好受了:“早知道那米氏这么能挣银子,当初我就让老二娶了她,也好过便宜了金时敏那老迂腐。”
    莫氏闻言,有些哭笑不得,她稍微用了些力,拍了拍她家老头子:“你胡说什么呢?真是想到哪说到哪,亲家母的名声还能不能好了,再说二弟最近又哪里惹到你了?”
    “我这不是被穷够了吗?”镇国侯也知道自己说错了话,就开始卖惨:“人家过年都是开开心心的,轮到我,就各种担心焦虑掉头发,还要到处筹银子。”
    镇国侯原本只是说说的,哪知会越想越替自己伤心:“你看看我身上这件袄子,都穿了七年了,”他扯着自己的袖子口,让老妻好看清楚:“看看,这都发毛了,这么多年我是不敢胖也不敢瘦,胖了,衣服穿了嫌小,瘦了,衣服穿着跟套了个麻布袋似的……”
    镇国侯在不住地吐苦水,莫氏坐在一边看着他,心里很是踏实:“好了,今年我给你多做几套,让你也风光风光。”
    “以后每年每季都要做新衣裳,”镇国侯乐呵地说:“那讨债王要是再向我伸手,我就去跟我外甥媳妇借,我今儿算是看出来了,我那外甥媳妇可会做生意了。”他越想越美,觉得他的好日子又要回来了:“等他们两成亲了,我得赶快把华纺阁跟第一楼还给那讨债王,不然我感觉我姐的这两处产业在我手里迟早要亏本。”
    “是这个理,”莫氏点了点头:“等昭儿成家了,就是有媳妇的人了,咱们也能少担心点。”当年太后都已经打算好要拖着那些算计她算计镇国侯府的人一起死的,没想到老天睁眼了,竟让她怀了身孕,生下了昭儿。日防夜防的,昭儿终于羽翼丰满了,太后也终于要熬出头了。
    “哼……,那小子才不用咱们担心呢,”镇国侯话虽是这么说,不过面上还是带着满满的欣慰:“我好歹也算是勉强对得起我姐了。”
    “不过说到昭儿媳妇,”莫氏故意叹了口气:“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进门?”
    镇国侯一听这话,想了一会就坐不住了,下榻穿靴子准备出门。
    “你这是要去哪呀?”莫氏心里知道他准备去哪,不过还是多嘴问了一句。
    “你先休息,衣裳明日再做,晚上灯光太暗伤眼,”镇国侯摆了摆手:“我要去一趟施家。”
    “这么晚了,你去施家干什么,明儿再去不行吗?”莫氏笑着说。
    “不行,不去一趟我也睡不着,”镇国侯想想都觉得不安心:“就依着钦天监那伙人放个屁都要脱裤子的尿性,我不去一趟施家,估计我那外甥媳妇得要过个一两年才能进门。”那他不是还要给讨债王做牛做马地使唤一两年,这可绝对不行。
    除了镇国公府,昭亲王府此时也是没得消停。昭亲王看着铺在书案上的那张纸,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明显,就连平日里只会冒冷光的桃花眼此时也多了一丝兴味。
    彦先生正拿着把算盘在盘银子,没一会他就算清楚了,兴奋得五指扣着算盘就开始手舞足蹈起来:“王爷,这里折成白银足足有三十万两,哈哈……,够了,明年的军费终于够了。”
    昭亲王好似早有预料,反正他都想好了,他舅父是拿不出银子了,他自己能掏的都掏了,不够的他就准备觍着脸先向他小媳妇借了。没想到他还没开口,他小媳妇就给他送来了:“你明天去董阁老那走一趟,让他把傅天明换个地方待,还有本王的那三个舅老爷都让他们如愿。”
    “应该的,咱们是要给王妃娘娘办点实事,毕竟银子都收了,”银子足了,彦先生心里也就踏实了:“王爷,这笔军饷咱们得赶快送回西北墨先生那。”
    “让暗一领着暗影送回去,”昭亲王手指敲击着桌面:“本王这次进京估计要等成了亲之后才能离开。”
    “这样也好,到时带着王妃娘娘一起,”彦先生觉得今儿他派人去给镇国侯夫人带的那句话真是对极了。
    “要带她一起恐怕还要费些唇舌,”昭亲王双目冷凝,他母后受的罪,他会拿那些人的九族来祭。
    乾明殿的寝殿里,景盛帝又一次从噩梦中惊醒。这大冬天的,虽然殿里烧着炭,但还是有些清冷,景盛帝额头上冒着汗,他又梦到他死在了昭亲王的马蹄下了。
    当年太后把昭亲王送去西北封地,他还高兴了好几天。没想到昭亲王用了四年就掌握住西北军,后来等他想明白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昭亲王手里的兵权就成了他的噩梦,可是他一时半会肯定是收不回来的。
    景盛帝想到下午皇后在他这说的那番话,他脑子里的那个想法就再也压制不住了。他其实一直都知道他不是太后亲生的,不过他父皇临死前说过他绝对不能承认他非太后所出,他这辈子都是太后亲生的嫡长子,但他也要时刻提防着太后。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也有查过他的生母,可是都没查清楚他的生母到底是谁?景盛帝呆坐在龙床上好一会,才开口叫了刘光:“朕要去前殿,写两道圣旨,你明天去韩国公府跟辅国公府宣读。”
    刘光大概也能猜出皇帝要做什么,他心里有些怕,毕竟皇帝这样做,是明着跟太后对着来,不过他这个做奴才的也不敢多嘴,只能硬着头皮道:“是。”
    果然次日一早,韩国公府跟辅国公府就各迎来了一道圣旨,韩国公的嫡孙女韩冰卿跟辅国公的嫡女黄英被赐给了昭亲王做侧妃。
    昨天准昭亲王妃才收完账,今儿皇帝就给昭亲王赐了两位身份尊贵的侧妃,这其中要是没点警告的意味谁信呀,就不知道那安平伯府的五姑娘会怎么想?
    “能怎么想?”五娘坐在常宁堂的榻上,剥着橘子,笑着说:“她们身份再尊贵,入了昭亲王府也只是侧妃,是妾。我身份再不显,也是太后娘娘懿旨赐婚的昭亲王妃,是妻。这辈子除非我不在了,不然她们永远都是妾,我让她们跪着,她们就得跪着,我叫她们头朝东,难道她们还敢头朝西?”
    “你能这样想就对了,”米氏觉得皇帝那两道圣旨除了能恶心恶心韩国公府跟辅国公府,对他们安平伯府来说是起不到一点作用:“妻妾之分,就算是皇帝也得认。”
    五娘掰了一瓣橘子放到嘴里,心里在想着她是不是应该找某人把银子要回来?毕竟作为她未来的夫君为岳家做点事是应该的,就不知道镇国侯爷会不会帮她:“估计是皇后心里不痛快,想给我找点乐子。”
    “随她吧,”米氏也随手掰了一瓣吃了起来:“有太后娘娘在呢。”
    第13章
    慈宁宫里,太后刚用完午膳,殿外就传来了守门太监的吟唱:“皇上驾到。”
    太后不急不慢地漱了口,擦了嘴,就起身坐到了主位上。没一会,景盛帝就进来了:“儿子给母后请安。”
    “起来吧,”太后看了一眼景盛帝,就没再看他了。
    景盛帝起身后,来到了右边的榻上坐了下来:“再过几天就是母后的寿辰了,礼部跟内务府那边都已经准备妥当了,不知母后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儿子也好叫人去办?”
    太后沉凝了一会,才开口:“今年的寿辰还是跟往年一样往简里办,哀家就剩一把老骨头了,不必劳民伤财。”
    “母后怎么会这样说,您是儿子的生母,儿子必定以天下养,才能不负母后的生养之恩,”景盛帝说这句话的时候,双目一直盯着太后的脸,想要从太后的脸上看出什么异样来,可是他眼都不眨地看了半天,太后依旧是面无表情。
    他心里想着,难道太后真的像他父皇说的那样,她并不知道他非她亲生,只是因为他自小被他父皇带在身边,没长在她跟前,她才对他亲近不起来的?
    可是景盛帝依旧觉得太后并不是他眼睛看到的这样,只可惜这慈宁宫跟铜墙铁壁似的,他的手根本伸不进来。
    景盛帝的这番行事,哪能逃得过太后的眼睛?太后只觉这皇帝跟先帝可真不亏是父子,两个都是一样的自以为是,把她当傻子:“皇帝有这心意就行,哀家礼佛这么些年,对那些身外之事已经都看淡了。”
    “母后既然一再坚持,儿子也不好违逆,那就还是跟往年一样吧,”景盛帝今天过来除了试探太后,还有就是告知太后关于昭亲王侧妃的事儿:“今天儿子自作主张了一回,给九弟赐了两位侧妃。”
    “这事哀家早上就已经知道了,”太后对这个倒是没什么想法,两个上不得台面的妾罢了,给她们口饭吃就得了,要是嫌她们碍眼,打发到边角地儿眼见不着的地方也就是了:“两个侧妃而已,皇帝没必要特地跟哀家说。”
    景盛帝听了太后说的话,不知道为什么本该轻松的心情却松快不起来了?原来他想了很久才做的决定,对太后跟昭亲王没有一点影响:“九弟是亲王,迎娶王妃的规制比较繁杂,儿子估算着等九弟妹进门还要将近两年的时日。儿子看九弟身边也没个贴心的人,所以就想着请示母后,看看是不是让两位侧妃先进门?”
    原来在这里等着,太后笑了:“还是你想得周到,那就让钦天监看看哪日合适,抬了两位侧妃进门就是了。不过哀家还有一句话摆在这,侧妃虽能入皇家玉蝶,但说到底还是妾,走不得正门。”
    “这理儿子知道,”景盛帝心里没了那会刚下圣旨时候的快意了,这一番行为下来,他怎么感觉他不但没恶心到太后跟昭亲王,反而是他有些对韩国公府和辅国公府交代不过去了?
    “还有,安平伯府现在也算是昭亲王的岳家,这两天哀家人虽待在这慈宁宫,但耳朵却没个清静。怎么,韩国公府出了位皇后,就当这大景都是他家的不成?”太后看不上皇后,在这宫里就不是个秘密,不过当初皇后是先帝给皇帝选的,太后也没多过问。
    “是儿子管教不严,还望母后海涵,”皇帝虽觉得韩国公府做的事有些不占理,但现在安平伯府是昭亲王的岳家,安平伯府钱财丰足对他来说就不是好事了,看来他还是有欠考虑。
    “你后宫里面嫔妃倒是不少,但是皇子数来数去就还是那么几个,”太后可不打算就这么让皇后好过:“哀家想着等哀家寿辰多请些未有婚嫁的闺秀,你自己也留意留意,要是有好的,就选几位进宫。作为皇帝,子嗣不丰可是大忌。”
    “儿子明白,”景盛帝对能多几位年轻的妃嫔,还是很乐意的,上次选秀已经是一年前的事了,他对宫里的这些女人早都已经有些腻了,太后这话正中他下怀。
    等皇帝离开了慈宁宫,太后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就他这德行,也不枉哀家曾经推了他一把,助先帝把他捧上帝位。”
    “娘娘心有沟壑,皇帝也就是班门弄斧罢了,”花嬷嬷也看不上皇帝那副小心思,本以为他在先帝身边养着,怎么着也应该有点帝王之气,可这么多年看下来,真真是白瞎了先帝的一番算计,他跟他那娘,可真是一个德性。
    “他心里想什么,哀家清楚得很,”太后看着殿门,冷笑着说:“先帝当年怕他做的那见不得光的事被哀家察觉,就把尾巴扫得干干净净。皇帝查了这么多年,也没查到他到底出自哪个女人的肚子,他大概还当他娘是哪个宫妃呢?”有些事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有些事情,她绝不原谅,非死不能罢休。
    西嬷嬷嗤笑了一声:“就让皇帝查吧,太后您说要是有一天皇帝查到自己的身世,第一个杀的会是谁?”
    “哈哈……,”太后仰头大笑,眼泪都笑出来了,才渐渐歇了笑:“机关算尽,哀家原本还想着这两天宣哀家那儿媳妇进宫给哀家瞧瞧,现在皇帝来了这么一出,哀家倒也不急着传她进宫了。还有几天,等哀家寿辰,人都到齐了,哀家再给她做些脸面,日后想必也没有哪个瞎了眼的敢冲撞她。”
    “娘娘思虑的极是,”两位嬷嬷双双福礼。
    昭亲王府里,昭亲王坐在太师椅上,看着摆在他书案上的两道圣旨,伸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这韩冰卿跟皇后是嫡亲的姑侄,听说她们一向亲近得很。”
    彦先生一手摸着嘴边的胡须,一手摇着他那把破扇子:“据说韩冰卿还承袭了奉国夫人那副柔弱似水的娇态,皇帝是先帝一手教出来的,就不知道眼光会不会也跟先帝一样?”
    “她们姑侄这般亲近,本王就不做那坏人把她们分开了,”昭亲王随手就把案上的一道圣旨扔进了一边的炭火里,瞬间那道明黄色的圣旨就被炭火给湮灭了。
    “那辅国公的嫡女黄氏原就是冲着您的王妃之位来的,哪想会被太后娘娘给挡住了去路?不过现在皇上也算是成全了她一番,”彦先生双目露着精光:“王爷可是想要享这齐人之福?”
    昭亲王哼笑了一声,瞥了他一眼:“本王跟你说件事儿吧,当年本王岳母刚进安平伯府的时候,本王那已逝的岳父因为一些事情逆了岳母,岳母大人就断了岳父大人的钱粮,让他抱着他的那些古董字画活活饿了三天。本王跟本王那已逝的岳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很穷。”
    “明确说来,王爷您要比您的岳父大人穷很多很多,您别忘了您还有三十万西北军要养,”彦先生躬身提醒道。
    “辅国公府的嫡女,身份尊贵,本王可没那福气能让她屈居本王的侧妃之位,再说本王跟辅国公府有仇,”昭亲王脑子里在想着他小媳妇会不会已经后悔那么爽快把银子给他了:“本王的三嫂去世也有几年了,三哥想必也应该房中寂寞了。”
    “照王爷这么一说,彦某也觉得,肃亲王跟辅国公嫡女是天作之合,”彦先生现在是越来越满意他这位主翁了。
    想他池彦之也是个多谋多智之人,只不过他很倒霉。他还未出生父亲就出了意外死了,他母亲为了生他也难产去世,自小他就被养在他大伯家,他父母留下的家产也都归他大伯所有。好在他是个会读书的,他大伯也还有些良心,一直供他读书。
    十五年前,他考完殿试在回家的路上,被人打晕,带到了城外。再等他逃脱回到京城,他苦读十八载得来的三元及第之名已经被人顶替,而顶替他那人就是他堂哥。皇帝甚至还给他赐了婚,把大长公主赐婚给了他。
    景盛帝简直就是个瞎子,他堂哥虽然跟他长得有七分相似,但他明显比他堂哥丑上那么一点,而景盛帝竟然连俊丑都分不清。
    后来再等他细查,他才知道景盛帝哪里是眼瞎,他分明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堂哥跟那寡居的大长公主早有首尾,而他这个满腹经纶、三元及第的状元竟成了他们的踏板,这叫他如何能够忍受?
    寒窗苦读十余载,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在他身上成了笑话,既然景盛帝不配为君,那他干脆就另择良木。在西北十几年,他现在是更丑了,可他那堂哥好似还过得春风得意,不过他相信,有一天他会为自己正名的,他辛苦得来的东西才不会便宜了那些无耻小人。
    没几天,钦天监监正施大人就上折子奏明景盛十九年六月初六是近三年最好的日子,宜婚嫁。
    第14章
    施大人上折子的次日,也是景盛十八年封印前的最后一次早朝,自袭了爵位就没上过朝的镇国侯竟然上朝了,这天不但吓到一些人,还差点真的把韩国公给气死了。
    “你是怎么混进宫的?”韩国公早就看见镇国侯了,忍了半天终于忍不住开口讽刺了。这几天他无时无刻的不心肝疼,每每想到他原本满满当当的大库房现在只剩墙,他的五脏六腑就没一处是不疼的。就这样皇帝还来凑热闹,竟然把他的嫡孙女赐给昭亲王做侧妃,叫他怎能甘心?
    镇国侯穿着一身崭新的朝服倒也人模人样的,他双手背在身后,上下打量着韩国公,后冷哼了一声:“像你这等贪财势力,品行不端的人都能好端端地站在这里,老夫为什么不能来?老夫看你是越老越不中用了,你不要忘了论起来镇国侯府的爵位可是世袭罔替比你那几代就没了的公爵要尊贵多了。”
    “你……,”韩国公吹胡子瞪眼地指着镇国侯,愣是好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