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金算盘 > 第39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9节

    他竟然只是个奸生子,怪不得父皇临死前交代他不要查,他就是太后所生的嫡长皇子,他现在也后悔追根究底地查了:“你是自己动手,还是朕来动手?”
    韩氏闻言,慢慢抬起头,看向坐在上位的皇帝,双目饱含泪水,哽咽着说:“儿啊……娘能抱抱你吗?娘做梦都想要抱抱你,你是娘的心头肉啊。”韩氏很明白她现在应该做什么?皇帝自小就没体会过母亲之慈爱,他缺母爱。
    景盛帝见韩氏这般,果然心中酸涩无比,自小他长在父皇身边,太后对他几乎不闻不问,他时常偷偷去坤宁宫看太后,小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太后能抱抱他,亲亲他,可是却从未实现过:“你……你有后悔过吗?”
    韩氏知道皇帝心软了:“娘……娘从来都是身不由己,你刚被抱进宫的时候,娘几乎哭瞎了眼睛,还时常忍着太后娘娘的冷眼,进宫偷偷去看你,可是……可是娘真的是……真的是没有法子,娘不想跟你分开……娘看到太后娘娘那般冷待你,娘心疼死了……呜呜……”
    景盛帝是知道韩氏的,在先帝在世时,韩氏的确经常进宫,难道韩氏真的是为了进宫看他,而不是为了跟先帝偷情。只是不管她进宫干什么,他都不能再留着她了,他拿出一粒早已准备好的丹药:“这颗丹药你服了吧,它不会让你痛苦的。”
    韩氏呆楞住了,她看着皇帝手中那粒黑糊糊的药丸,身子就不自禁地颤抖了起来,她不想死,她真的不想死。
    “我要是你,就留着她,”就在这时,一位身高八尺,穿着月白锦袍,年约五旬的男子跨着八字步走进了了然堂。
    景盛帝看到来人,忽地站了起来,右手指着来人,怒斥道:“大胆赵寅,身为东南军统帅无召竟私自回京,你可知罪?”
    来人正是赵寅,他瞥了一眼景盛帝,嗤笑了起来:“你有这力气治我的罪,还不如坐下来好好想想怎么保住自己屁股下的那张龙椅吧?昭亲王已经四年没回京了,你确定他今年还不会回京吗?”
    赵寅不亏是东南军的统帅,一招便拿住了景盛帝的要害。景盛帝放下了手,看向跪坐在地上的韩氏,这次他的眼神变得锐利,好似一把尖刀一样,要置韩氏于死地。
    韩氏被他看得瑟瑟发抖。赵寅也看向了地上的韩氏,这个女人,脑子没有多少,胆子倒是挺大,敢算计周作灵,不过要不是她来了那么一出,老头子也不会找到空子。多年准备下来,总算是看到了一丝希望,只是现在最碍眼的还是周作灵母子。昭亲王一日不除,他奉国将军府就只能俯首称臣一日。
    韩氏颤抖着手,准备拿皇帝手中的那粒药丸,她不是想死,她也知道她死不了,因为赵寅不会让她死,现在这么做,只是为了让皇帝心里存着点她的好。
    果然赵寅见她拿药,便开了口:“她现在还不能死。”
    景盛帝不想理会赵寅,等他解决了韩氏这个妇人,接下来就该轮到赵寅了。
    “她死了,谁来帮你解决太后?”赵寅知道皇帝是个蠢货,他可不希望韩氏就这么死了,他留着她还有用:“谁来帮你名正言顺地坐在那把龙椅上?”
    这次景盛帝才理会赵寅:“你什么意思?”
    赵寅没打算跟他绕弯子,就直接开口了:“你只要知道一个事实就是了,那就是太后当年明知怀的是死胎,为了保住她在宫里的地位跟荣宠,就硬生生的夺了韩氏之子,以假乱真。而韩氏多年忍辱偷生,就是为了静候时机,揭发太后当年恶行。”
    景盛帝已经查明了事实,原他只想着将最后的证据给除了,现在经赵寅一点拨,他瞬间有些犹豫了:“可是这样一来,朕就不是皇家血脉了,不行,这主意不行。”
    赵寅接着说:“韩氏当年跟太后的出嫁时日相隔不过半月,你是谁的种还不是看韩氏怎么说?”
    景盛帝细想着这其中的弯弯绕绕,韩氏这时也出声了:“我因为是庶出,自幼不得人喜欢,我跟先帝是真心相爱的,只是因我身份卑微,不能嫁于他为妻。周作灵看着好似端庄大方,其实她内里歹毒至极。”
    韩氏编着故事,哭得很是伤心,估计这故事已经在她脑子里演绎了不知多少遍了,现在就连她自己都要信以为真了:“她发现先帝与我相爱,就利用奉国将军对她的爱慕,设计于我,我……我只能被许配给奉国将军。可是我跟先帝情难了,在我婚前见了一次,没想到会情不自禁,”说到这韩氏露出了娇态,后脸色又一变,面上带着感激:“奉国将军自知有错,对我一直礼让,他知我跟先帝相爱,虽娶了我,但却从未动过我。”
    “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一朝情动,竟会珠胎暗结,”韩氏痛哭流涕,好似要把她这么多年的委屈都给哭出来一样:“好在奉国将军明理,他打算认下我肚子里的孩子。哪知天意弄人,没想到就在那时候周作灵也怀了身孕,只是她胎象一直不好,九个月的时候,太医说她的胎没了胎息。她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地位,竟趁着奉国将军不在,夺走了我的孩子。”
    这个时候,韩氏的眼神变了,变得凶狠,变得恨意满满:“周作灵作恶多端,天理不容,老天也没有放过她,她以为她抱走的是奉国将军和我的孩子,她错了,她抢走的是先帝跟我的孩子……呜呜……”
    赵寅看着韩氏,要不是知道实情,他都快要被她给骗过去了,果然不能小瞧这女人:“皇上,您现在已经知道事情的经过了,您还满意吗?”
    景盛帝虽然心乱了,但还是偏向了韩氏所说的,毕竟太后知道他非她亲生,昭亲王手里又握着西北军,他即便是除了韩氏,依旧是坐不稳皇位。他看向立在一边背着双手的赵寅:“你呢,为了什么?”
    赵寅回视着皇帝:“为了奉国将军府,为了自己,太后已经知道当年的真相,现在不动作,不代表她会一直忍下去。要是她哪天忍不下去了,那么奉国将军府就会面临着灭门之灾,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皇帝虽还有些疑惑,但赵寅说的的确在理:“那朕接下里该怎么做?”
    赵寅语调一转,说出来的话也带着血腥味:“你现在最该做的就是彻查宗室,找理由除掉他们,不然就算韩氏的故事再动听再感人,你依旧是个见不得光的奸生子。不要说还活着的昭亲王,就是当年被我父废了的肃亲王,他的儿子都比你有资格坐在那个位置上。”
    景盛帝慢慢握起了放在双膝上的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你一除了宗室,就去乐山迎回太后,”赵寅继续蛊惑着:“昭亲王那里,有我帮你牵制着,他一时间还动不了你。到时候韩氏揭发太后,咱们只要拿住太后,昭亲王就不得不束手就擒。到时候要杀要刮,还不是随你的心意。”
    韩氏觉得这个计划简直就是完美无缺:“将军说的对,皇上,咱们一定要先下手为强。”
    景盛帝看着赵寅许诺到:“只要你帮朕坐稳皇位,朕就封你为异姓王,把东南沿海的襄州城跟永州城赐予你。”
    赵寅单膝跪地行礼道:“那臣就先谢皇上隆恩了。”
    景盛帝起身,准备离开,只是他刚走了两步,韩氏竟想起韩国公府:“对了,韩国公说他手里有当年那事的证据。”
    景盛帝顿住了脚,赵寅却一点都不在意:“皇上放心回宫,这事就交给我来办吧。”
    景盛帝闻言也没问,就起步离开了。
    九月,京城里已经透着秋意了。前韩国公韩执最近总是心神不宁,这天他约了镇国侯,来到第一楼相聚。
    韩执到第一楼的时候,镇国侯还未到。他一个人坐在包厢里,眼皮子一直在跳。上次眼皮跳得这样厉害的时候,还是他父亲逝了的时候。这次他想应该轮到他了,不过他年岁也到了,也是时候了,但有一个人,他还是想见见。
    镇国侯还是老样子,一身崭新的锦袍,人看着虽瘦很精神,他推门进来的时候,韩执正在打盹,不过听到推门的声音,他便坐直了身子:“你来了,快坐吧,我已经点好了酒菜,就等你来。”
    镇国侯已经有一阵子没见韩老狗了,没想到这老狗头发都全白了:“你今天怎么舍得破费了?”他可不认为韩老狗会有这好心。
    没一会,店里的伙计便把酒菜都给上了。韩执笑了,一脸的褶子,他亲自给镇国侯倒上酒:“周作杨,我们韩家欠你们周家的算是还不清了,但你相信我,我已经努力过了。这杯酒我敬你。”世人都说周作杨纨绔,可他知道周作杨聪明得很,镇国侯府要是没他这个纨绔在,早就不知道成什么样子了。
    镇国侯看着韩老狗满头的白发,心里也没见多开心:“你活该,一辈子都搭在那个贱人手上了。”
    韩执苦笑,没有反驳:“是啊,我这一辈子忙忙碌碌的,到头来还不知道能不能保住韩氏一族?”
    他说这话,镇国侯没吭声,这事只有他姐能出言,他可没那资格放言。
    韩执今天就是觉得自己时日不多了,来跟镇国侯叙叙话,算是了了心思:“我手里有一本脉案,明天我让韩勉给你送过去,我只求你,给韩氏一族留条血脉就行。”
    镇国侯想想,韩氏一族除了奉国夫人那贱人,其他人也还算过得去,也就点了点头:“太后不会滥杀无辜的,你就放心吧。”
    这天两人像是老友一般喝着酒,吃着菜,畅谈了一番,该赔罪的赔罪了,该骂的也骂了,直到日头快落了,两人才由府中护卫带离。
    只是镇国侯没有想到,等他一觉醒来,这世上已经没有韩氏一族了:“你说什么,韩氏一族昨夜被人诛杀殆尽?”
    镇国侯夫人莫氏也红了眼睛:“谁这么歹毒?韩氏一族上下上千条人命啊!”
    镇国侯看着外面明媚的日头,他好像闻到了血腥一般,心中怒火难压:“辅国公黄石青呢,他死了没?”
    “没有,”侍卫垂首回道。
    镇国侯怒吼道:“他统管京禁卫,韩氏一族上千条人命,昨夜被斩杀殆尽,那他这个京禁卫统领还活着干什么?”
    第49章
    莫氏挥了挥手让侍卫下去,她拉着镇国侯来到榻边坐下:“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可现在也不是难过的时候。”
    镇国侯眼睛都红了,但还嘴硬:“我没难过,就是眼睛进了沙砾,韩老狗死了,我高兴还来不及。”
    说着他就拽衣袖抹了一把脸,声音有些沙哑:“韩老狗昨天跟我说他时日不多了,他已经留下遗书,要韩勉那小子等他死了之后就带着韩氏一族退出京城,回韩家祖籍陕州守孝。别看韩老狗长着四方大脸,鼻直口阔的,其实就是个外强中干的。做事拖拖拉拉的,现在好了一族的人都跟着搭进去了。”
    莫氏拿着手中的帕子轻轻按了按眼角,叹息道:“韩国公府是可惜了,只是老头子,你不觉得这事来的太突然了吗?”她分析道:“京城怎么说都是大景的国都,不说防卫,单说韩国公府本身就不是普通人家,它除了是功勋世家,还是当今皇后的娘家,谁有那么大的胆子敢灭了韩氏一族?”
    镇国侯眼珠子一转,就想到了要害,他猛地站起身:“不好,老婆子,说不定韩国公府只是个引子,那人真正想要的是京禁卫。”
    莫氏也想到了,这么多年她跟着镇国侯有商有量地主持着侯府,眼界早已不是一般妇人可比:“老头子,你说大景谁有那个实力能在一夜之间把韩氏一族一锅端了?”
    镇国侯双手背在身后,开始在屋里来回走动:“皇帝就是个空壳子,只要韩氏一族没犯谋逆叛国的大罪,即便他下令了,也不一定有人敢将韩氏灭族。大景数来数去就只有五人能有这个本事。”
    莫氏点点头,接话道:“辅国公黄石青不会自掘坟墓,他可以去掉;太后母子要是动手,只会灭的是奉国将军府,他们娘俩压根没把韩氏一族放在眼里;肃亲王这人行事一向有理有据,也不是一个滥杀无辜的狂徒。”
    “赵寅,”镇国侯顿住了脚步:“老婆子,你说赵寅是不是回京了?”
    莫氏沉思了一会,才回道:“很有可能。”那赵家在南边经营多年,只怕是不甘心只盘踞在南方了。
    “老婆子,给我五千两银子,”镇国侯低垂着脑袋,有些丧气地说:“韩老狗也算是能跟我说得上话的,我想给他些体面。”
    莫氏没有反对,她拿了钥匙,取了五千两银票出来,递给了镇国侯:“去吧,要是不够,你再回来拿。”她就喜欢她家老头子这样有血有肉,跟这样的人过日子才有滋有味。
    韩氏一族被灭门的惨案,一夕之间震动了朝野。果如镇国侯夫妇猜测的那样,首当其冲要被问罪的就是掌管京禁卫的黄石青,不过黄石青这人也不是个蠢的,他在发现韩氏一族被灭门的第一时间,就让人去大理寺跟刑部报案,自己也立马进宫请罪。
    而昨天景盛帝从奉国将军府回来之后,觉得有赵寅在他背后撑着,他这皇位还是稳当的,一时间心情没了之前的灰暗,感觉浑身都轻松了,他招来了被供奉在宫里的那两位高人,食了一粒仙丹,就临幸了两个漂亮的宫女。
    只是天还没亮,景盛帝就被吵醒了,大太监刘光即便两腿发软,但他还是叫醒了皇帝:“不好了,皇上,韩国公府一门被灭了。”
    景盛帝原还想斥责大胆刘光扰他清梦,不过话还没出口,他就惊住了:“你说什么?再说一边。”
    刘光双膝跪到了地上:“皇上,昨夜韩国公府被灭门了。”
    景盛帝脑中闪过赵寅昨日说的那句话,心头一凉,他现在感觉他可能上了赵寅的贼船了,赵寅简直就是胆大妄为:“你服侍朕起来。”
    坤宁宫里,皇后听闻韩国公府被灭了族,整个人都没了神,连哭都哭不出来了。燕嬷嬷跪在地上,低声哭泣着,这可怎么是好,皇后没了娘家,在这宫里还怎么活?
    皇后恍恍惚惚地站起身,她进了寝殿,开箱拿了一沓银票出来,像个幽魂一样,握着银票,朝坤宁宫的宫门走去,燕嬷嬷赶紧起身去拦:“娘娘,您这是去哪啊?”
    皇后站在殿门口,看着外面麻麻亮的天:“回家。”
    “您不能啊,您是皇后,”燕嬷嬷拉着皇后的胳膊,不让她出殿门:“您现在可是不能行差踏错一步,这宫里不知道有多少在盯着您呢?”
    皇后笑了,笑中含着凄然,含着悲哀:“我虽是皇后,但我也是韩氏女,韩氏一族就只剩下我了,我不去给他们送终,谁去,还有谁能去?”
    “娘娘……”
    “嬷嬷,你放手吧,”皇后跨出了殿门,就那么披头散发地朝宫门走去,一路上竟也无人敢拦。
    而今天的朝堂上也是各方争斗、博弈,谁都不敢退步。
    景盛帝坐在龙椅上,心里是纷乱极了,黄石青一早就来请罪,只是止口不提交出京禁卫,而赵寅已经让人给他递了话。到了这时,赵寅的理由再冠冕堂皇,景盛帝也不可能再任由他胡来了。
    几年过去,五娘的大姐夫严明已经在昭亲王的支持下,爬到了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之位,他一早听闻了韩国公府灭门惨案之事,并没有急着写折子,而是跟镇国侯一样,想到了京禁卫。
    果然早朝没多久,就有人弹劾了京禁卫统领辅国公黄石青,斥其无能、失职,难当京禁卫统领一职,要求皇帝收回黄石青手中的京禁卫,另择能者以居,还有人举荐了奉国将军府的赵昆。
    一提到赵昆,严明心中一凛,那赵昆自出孝之后,就没再随其父赵寅回南边,而是进了京禁卫。严明抬眼偷偷看了看景盛帝的脸色,便出列了:“皇上,臣以为辅国公黄石青的确有失职之责。但京禁卫是护卫京城安全的,京禁卫统领一职举足轻重,臣以为赵昆并不能统领京禁卫。”
    那位举荐赵昆的官员,正是已经位居吏部尚书的傅天明,他冷笑一声:“就不知左副都御史认为赵昆哪里不堪重任了?”
    严明瞥了傅天明一眼,就看向景盛帝:“皇上,赵昆才能的确出众,也足够能胜任京禁卫统领一职,但赵昆之父赵寅手中握着东南军的兵权,”说到这严明便跪下了:“皇上,赵昆想要统领京禁卫可以,只要赵寅交出东南军的兵权,那么臣也力荐赵昆统领京禁卫。”
    严明这话一出,殿内一时间没了声音。能在官场上混到今天这个位置的,谁都能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但有韩国公府灭门惨案在前,现在谁说话不是在嘴里转个三圈才敢往外吐的?
    只是这严明就不同了,严明的夫人是昭亲王妃的嫡亲姐姐,听说两姐妹关系融洽。这严明身后站着的就是昭亲王府,这话他说了,也就说了。对上昭亲王府,奉国将军府也就只能忍着。
    黄石青也是个奸的,严明一把话挑开,他就立马逮着机会上场了:“皇上,臣自知有罪,但严大人所说也的确在理。韩国公府一门被诛杀,岂知不是那歹人的阴谋?还请皇上三思!”
    景盛帝看着朝堂下那些或站着、或跪着的臣子,心里无力得很:“京禁卫的失职之罪暂时先压着,但黄爱卿,要是京城再出岔子,朕就拧了你的脑袋。”
    黄石青立马趴伏到地上:“臣有罪。”
    接着景盛帝又看向刑部尚书跟大理寺卿:“薛爱卿跟石爱卿,朕要你们彻查韩国公府灭门惨案,无论如何一定要查出真凶,以祭韩国公府那些枉死的冤魂。”
    “臣领命。”
    “退朝。”
    镇国侯到韩国公府的时候,韩国公府府门上的牌匾已经垂下了一半。他领着侍卫跨入韩国公府,院子里还是很干净的,他来到前院书房,门推开一半,就见韩执的遗体趴落在地,身上穿着的还是昨天他们吃酒时的那套衣裳。
    镇国侯的鼻腔像是被人放了把火似的,他来到韩执的遗体边,见其手上还握着一张纸,镇国侯扫了那张纸一眼,这纸上写着的是要将韩秋儿那贱人除族的事:“死狗,下辈子做事干脆一点,不要当断不断,你这是在自断生路。”
    “侯爷,”一个侍卫进来回禀:“卑职已经勘察过了,全是一刀毙命,没受什么苦。”
    镇国侯点了点头:“收殓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