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锦衣香闺 > 第9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94节

    阿满从小看着父母恩爱,在她心里,男女彼此喜欢,长长久久地扶持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他对我好,再累我都不怕。”阿满坚定地道。
    一边是相伴多年的好友,一边是态度坚决的妹妹,阿彻尊重这二人。
    傍晚,阿彻向父母提了此事。
    因为萧震被罢官,最近很少有人来侯府提亲了,空了这么久,突然又有人想娶女儿,还是燕王,萧震与苏锦都愣了好半晌。回神过后,萧震先皱眉道:“王爷们妻妾成群,就算他现在答应的好听,谁能保证以后?他是王爷,真反悔了,咱们也难替阿满做主。”
    苏锦也是这个顾虑,比萧震还多了一个夺嫡的担忧。
    阿彻解释道:“我问过妹妹,妹妹,愿意。”
    萧震眉头皱的更深:“阿满还小,不懂事。”
    苏锦做主道:“我去劝阿满,王爷那边,阿彻你辛苦辛苦,尽量别得罪王爷。”
    父母都不同意,阿彻只能照做。
    苏锦先去找女儿。
    听出母亲不赞同,阿满不哭也不闹,嘟嘴看着母亲:“娘,他都答应只有我一个王妃了,你为什么还反对?别说承诺不可信,我爹还是富贵侯爷呢,娘为何就相信我爹会一直对你好?”
    苏锦好笑,拉着女儿的小手道:“你爹是傻子,燕王傻吗?”
    想到周元昉红红的脸,阿满毫不犹豫地道:“他在我面前,就像我爹在娘面前一样傻。”
    苏锦没见过周元昉长大后的傻,但她忽然想起,小时候的三皇子,确实傻乎乎地给女儿摘花,还坐在小板凳上陪女儿捏包子过。换句话说,她的阿满与燕王殿下,算得上从小玩到大的青梅竹马了。
    苏锦无法轻易否定周元昉对女儿的心,因为她不了解两个孩子的相处。既然感情上无法劝服女儿,苏锦就低声讲朝堂:“阿满,如果燕王此时已经是太子,前途有保证,你真喜欢他,娘也就答应你了,但万一……娘怕你受牵连。”
    说完,苏锦还提了正德帝登基前,他那两个被前惠文帝随便捏造罪名然后杀害的藩王兄弟。
    阿满脸一白,望着母亲问:“娘是说,如果王爷不封太子,将来就有危险?”
    苏锦面露复杂:“他是唯一的嫡子,哪个王爷坐上那个位子,都容不了他。”
    阿满咬咬唇,思索片刻,她目光一定,道:“娘,端王贤德,哪怕是装出来的贤,若他登基,他也会继续装下去,绝不敢害死两个兄弟,因为他爱惜名声。若是英王……”提到英王,阿满讽刺地嗤了声,继续道:“英王多行不义,上次徐家女的事,我爹彻底把他得罪死了,无论我嫁不嫁燕王,英王真得势,也绝不会给咱们一家好日子过。既然如此,我嫁燕王又有什么区别?”
    女儿有理有据,苏锦竟然不知道该怎么辩驳!
    “娘,我真的喜欢他,您就答应了吧?”阿满撒娇地扑到母亲怀里,轻轻地晃着,“我长这么大,就看他最顺眼,娘,您相信我,您能哄住我爹,我也能哄住他的。”
    苏锦被女儿晃来晃去,心也越来越摇摆不定,只好使出缓兵之计:“这,王爷的婚事,也不是咱们能决定的,还得看皇上答应不答应。”
    阿满顿时没话说了。
    告别女儿,苏锦去找儿子,叹道:“王爷那边,你就说阿满还小,我们想再考虑考虑。”
    不管怎么样,先别把话说的太死。
    阿彻明白。
    翌日,周元昉得到了个模棱两可的回复。
    阿彻拍拍他肩膀,笑道:“王爷不用气馁,依我看,侯府暂且还没有能超过您的好人选,只是您身份太高,家父家母都是普通百姓出身,一时受宠若惊,故不敢轻易应承,而且,家父刚与英王闹了一场,他有所担心,也是人之常情。”
    想到强抢民女的英王,周元昉突然理解了萧震的顾虑,随即接受了这个局面。
    与萧震的态度比,现在周元昉更担心父皇瞎给他赐婚。
    但正德帝暂且真没那闲功夫,匈奴草原又有异动,正德帝决定趁自己还有把力气,再次亲征!
    六月底,天气没那么炎热了,正德帝点兵封将,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随行的有悍勇的英王,有稳重的老将柴雄、张进,霍维章再次被留在京城镇守后方,唯一的变数,是萧震。以前正德帝打仗,次次都带萧震,萧震也高兴去,这次正德帝不带他,萧震比被罢官还委屈,进宫面圣求皇上准他出征!
    正德帝只给了他一个冷漠无情的眼神。
    于是,京城再次传出了武英侯被帝王冷落的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  萧木头:你无情你冷漠你不讲理!
    正德帝:我就无情就冷漠就不讲理,你奈我何?
    萧木头:我,我不把女儿嫁给你儿子!
    正德帝:爱嫁不嫁!
    周元昉泪流满面:我什么都没做啊。
    ☆、第111章
    萧震人在京城, 心却跟着大周的军队去了草原, 每天都要打听最新的战报, 然后站在御赐的舆图前沉思。
    苏锦不懂打仗,但她在乎大周的输赢,每晚睡觉前, 苏锦就趴在萧震怀里,听萧震给她讲前线的战况。草原与京城隔了太远, 战况瞬息万变,虽然萧震觉得这次朝廷的胜算很大, 可他不在前方, 只能估测而已。
    正月里,草原传来朝廷大捷的喜讯,萧震提了半年的心,终于落稳了,也不介意正德帝冷落他的事了。
    但直到帝王回京,萧震才得知, 正德帝在混战中挨了匈奴大将一刀,刀尖扎入正德帝腹部, 勉强躲过要害,却也折腾走了正德帝半条命。为了稳定军民、民心,正德帝秘而不发, 隐瞒了一路,到了京城才放出消息来。
    君臣一场,萧震立即进宫去探望正德帝。
    正德帝没有见他, 萧震跪在大殿外,一直跪到天黑,也没得到帝王的召见,进出的文武大臣们或是同情,或是幸灾乐祸,萧震无动于衷。他确实怨过正德帝对英王的偏袒,可在萧震心里,正德帝是个明君,正德帝给了他立功的机会,正德帝给了他无数次纵容。
    “皇上吃了药,已经歇下了,侯爷还是回去罢。”正德帝身边的大太监,与萧震也是老熟人了,弯着腰出来劝道。
    萧震仰头,问他:“皇上伤势如何?”
    大太监笑道:“皇上说,他后日便会上朝主政。”
    既然还能上朝,就说明没有大碍。
    萧震看眼大殿里面,神色复杂地离去。
    大太监望着萧震魁梧的背影,依稀看见了出征前的皇上,皇上也像武英侯这般高大,只是,经此一劫,皇上怕是,再也不能恢复元气了。
    隔了一日,正德帝果然出现在了朝堂上,曾经威风凛凛的帝王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几岁,被两个小太监小心翼翼扶到龙椅上,然后他虚弱地靠着椅背,示意大臣们上奏。大臣们劝帝王爱惜龙体,可正德帝勤于政事,不肯懈怠半日。
    既然皇上不听劝,大臣们也不客气了,开始纷纷上书,请求皇帝册立储君。
    储君乃一国根本,以前正德帝身强体健,大臣们拗不过他,现在正德帝虚弱成这副样子,再不立储君,万一哪天正德帝驾崩了,丢下烂摊子怎么处理?有了名正言顺的储君,帝位才会正常延续,江山才不会动摇。
    这一次,正德帝也没有再强势的拒绝。
    关于储君,朝臣们有拥护贤德的端王的,有拥护立下战功无数的英王的,也有拥护嫡子出身的燕王的,其中以英王的呼声最高,燕王其次,支持端王的最少。就在正德帝刚表现出属意英王时,御史们突然疯狂地弹劾英王,罗列了十八条罪名,包括英王母族在地方作威作福,也包括英王强抢徐家女、害怕事情败露又逼死徐家女一事。
    英王被御史们弄得脑仁疼,坚信是燕王在背后捣鬼,英王便暗示他手下的御史也弹劾燕王。
    那些御史们很想替主子效劳,然而燕王与英王差了十几岁,以前只是养在皇宫的一个小皇子,能犯什么事?皇后过世后燕王才开始肩负监造北平皇宫的重任,但琐事都由正德帝亲自挑选的能臣们办好了,燕王没事去工地溜达一圈便可,御史们根本挑不出什么错。
    绞尽脑汁,御史们终于想到一个罪名,诬陷燕王不近女色其实是有龙.阳之癖,身边容貌昳丽的阿彻就是证据,燕王迟迟不娶妻纳妾也是证据!
    英王觉得这主意挺好!
    结果御史刚在朝堂上陈述完,正德帝第一个发怒了,狠狠地拍了一下龙椅:“放肆!”
    御史跪了下去,头却高高扬着,不卑不亢道:“曾有百姓亲眼目睹燕王殿下与冯彻举止过密,微臣句句属实,还请皇上明察!”
    周元昉淡淡道:“哪个百姓?不如叫上殿来,本王倒要问个清楚。”
    御史看向正德帝。
    正德帝铁青着脸点点头。
    很快侍卫就把御史的人证拎上来了,是个三十多岁的摆摊的摊主。正德帝亲自审问,先叫摊主指出哪位是燕王。
    一共只有三个人身穿蟒袍,摊主见过燕王的画像,准确地指了出来。
    周元昉面不改色,等着父皇继续审问。
    正德帝继续道:“那你说说,哪个是冯彻。”
    英王与御史心里都是一惊,以防万一,他们的确提前叫摊主也认了阿彻的画像,问题是,阿彻并没有现身朝堂啊!
    这个节骨眼,众目睽睽,两人都不敢给摊主使眼色,只能寄希望于摊主的思索能力了,阿彻只是燕王身边的伴读官,怎么有资格上朝?
    那摊主只是个普通老百姓,就算平时听说过官员到了一定品阶才能上朝,可来了天子面前,摊主早乱了阵脚,四处瞅瞅,摊主眼睛一亮,立即指着文官之首道:“他,他就是冯彻,那天我亲眼看见他替燕王爷擦汗了!”
    此言一出,文武大臣们的脸色别提多精彩了,霍维章更是爆笑出声,故意打趣内阁首辅沈复道:“沈大人竟然亲手为燕王殿下擦汗?”
    龙椅上,正德帝努力憋笑,憋得腹部伤口都疼了。
    还有很多人笑,受了冤枉的沈复不怒不恼,缓缓走到那摊主面前,盯着对方的眼睛问:“你确定你看到的是我?”
    摊主听那么多人都在笑,误会大臣们是在笑此人与燕王殿下的奸.情,想也不想就点头。
    沈复轻轻地“哦”了声,继续问:“那你可记得,你是何日撞见的我为燕王殿下擦汗?”
    摊主马上道:“去年端午,御河河畔!”
    周元昉目光微变,去年端午,他确实与阿彻在一起,只不过,那时他想接近的是阿满。
    沈复听了,回头朝帝王拱手,平静道:“皇上,臣记得,去年端午,臣去了广福寺,与德惠大师下了一日棋,为了证明臣与燕王殿下的清白,请皇上宣德惠大师进宫,替臣作证。”
    正德帝刚要说话,状告燕王的御史突然道:“皇上,沈大人与冯彻容貌酷似,若非二人差了辈分,臣等也难分清他们谁是谁,李三错把沈大人认作冯彻情有可原。因此,沈大人的人证并不能证明当日冯彻身在何处。”
    说完,御史转向周元昉,凛然发问:“敢问殿下,当日您是不是去了御河之畔,是不是与冯彻在一起?”
    周元昉明白,这个叫李三的摊主是英王买通的假人证,但英王既然知道他去年端午与阿彻在一起,一旦他否认,英王马上能找来一群真的人证。
    因此,周元昉坦然道:“本王确实去了,在河边偶遇冯彻兄弟,本王便与他们上了一艘画舫,但,本王与冯彻之间绝无任何不妥举动,天地共鉴,尔等休要血口喷人。”
    御史冷笑:“王爷做了什么,您自己清楚。”
    “不仅燕王清楚,朕也清楚。”正德帝突然开口,成功将所有人的目光吸引到了自己身上。
    周元昉疑惑地看着他的父皇。
    正德帝扫眼儿子,笑道:“三年前,朕想为燕王选妃,燕王却道,他已经有心仪的女子,他要确定那女子是否喜欢他,再来求朕赐婚。去年端午之后,燕王来求朕赐婚,只是朕要亲征,暂且耽搁了此事。不错,那时燕王确实与冯彻在一条画舫上,但你可知道,冯彻的妹妹,武英侯的掌上明珠也随兄长去观龙舟赛了?”
    御史浑身发冷,燕王,燕王居然早就求皇上赐婚了?
    周元昉刚刚还在震惊父皇居然如此清晰他的行踪,但听到“赐婚”二字,周元昉突然心跳加快,隐约猜到父皇要做什么了!
    正德帝只瞪着那御史:“朕的儿子,朕比你们清楚,燕王与冯彻之妹幼年相识,青梅竹马,燕王迟迟不娶妻,就是为了等冯彻之妹。可你呢,冯彻早已娶妻生子你看不见,武英侯府有女貌美过人你不曾听闻,只知道捕风捉影诬陷亲王,朕要你这样的御史何用?”
    御史连连磕头,却被正德帝派侍卫给拖了下去。
    周元昉激动地跪在地上,朗声谢恩:“多谢父皇替儿臣做主!”
    正德帝刚要训斥儿子两句,腹部突然剧痛难忍,一下子弯了腰。
    大臣们都慌了,齐齐上前关心帝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