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身患重症后我有了五具身体 > 身患重症后我有了五具身体 第12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身患重症后我有了五具身体 第124节

    装作看了下时间的样子,说:“可能我手表时间出错了,还有五分钟。”
    五分钟过去。
    青年这才离开。
    离开icu病房,门外也站着秦池的其他家属。
    林毅看了一下,年长的中年人、美丽的年轻影后、清俊明朗的少年。
    牧云出来时,冲他们颔首,礼貌客气。
    林毅注意到路易斯的鼻尖有点红,他说:“你是不是刚才擤鼻涕了?感冒了?”
    这个年轻的孩子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没擤鼻涕,就是打了几个喷嚏。”
    “要注意身体。”
    林毅耐心叮嘱说,又看了下他身边的成年人几位:“你们也都是,注意身体。”
    “不要她醒来后,你们做家属的全都病倒了。”
    几人点着头应和,林毅在这几号家属面前,温声继续说:“等她的情况稳定下来,就能去专科病房,到时候家属们都能陪着。”
    “病人也对家人的接触有反应——”这句话说的就是方才牧云进去探望,他接触秦池,秦池的心率加快,“也许你们多陪陪,她也会早点醒来。”
    话虽如此说,但林毅心中并不十分肯定。
    他不想多给他们希望,可又总是看到希望——
    隔日,顾如渠进重症监护室探望秦池。
    他以掌轻抚她的额,她的心率在正常范围内,稳健加快。
    医护们面面相觑。
    两位家属探望以后,病人秦池的身体各项指标都有轻微好转,像是她知道身边有家人陪伴,努力在康复起来。
    只是依旧昏迷,未醒。
    第三天探望的是苏一杳。
    她进病房后,问过医生,知道可以帮助病人按摩腿部,避免肌肉萎缩后,就开始耐心地给病床上的年轻病人按着小腿。毕竟是明星,戴着口罩依旧美丽,有年轻医生忍不住看她,美人侧脸线条优美,虽有口罩挡着下半截,但依旧能看出优越的骨相。
    她专注、手劲儿轻柔地给病人按摩小腿肌肉,雪白修长的指落在秦池细而白的腿肤上,玉石与珍珠般的对比。
    第四天,路易斯。
    他的a国亲友们也都知道他近期的行程,直到这天终于忍不住要来医院找他。
    理查德从这一层,与同事换班的重症监护室医生口中听到这么个对话:
    “那个大男孩,进来看望秦池的时候,抱着一本书,给她念故事。”
    “我听说他是a国长大的,华夏语也是今年刚学,你知道吗,刚在病房里,完全听不出他的第一语言是英文,我还以为他是实打实在华夏长大的孩子呢。”
    “哦,对了,病人的心跳,在他念故事时……”
    家属们探望,病人依旧没醒。但她像是知道自己有人在乎、有人在爱她,于是很努力很努力地一点点好转起来。
    秦池进重症监护室的第七天,林毅仔仔细细地比较了她目前身体信息状态,决定可以将病人安排进专科病房。
    虽然依旧没醒,但她的情况已经不需要太多的仪器监控,也许对她来说,身边有更多家人陪伴,是比现在更好的选择。
    林毅做出决定,他疲惫地靠在办公室的椅背上,闭眼之时,想起了秦池在家属探望之际,明明正处昏迷,却仿佛有所察觉般的反应。
    ——她的心脏为他们的到来而悦动。
    第88章 文案情节前奏/她的家人……
    北方的雪, 犹如大被盖地,厚厚雪白压在枝丫上,车碾冰辙, 柏油路面不见交通局统一漆印的红白道路标。过往行人有的戴帽, 有的撑伞,躲避着雪落肩头、脖颈, 沾湿衣领发梢。
    今年京市的雪季格外漫长。
    从十一月二十三第一场初雪,到十二月一日, 中间停停歇歇, 雪云笼罩城区,终于迎来了灿烂太阳。
    宋护士从八楼的走廊阳台往外看去,看见一片白茫茫之色, 还注意到地面上有几道熟悉身影在往住院部走。
    其中一位,因为太过熟悉——出现在电视、网络上太多次。当然, 其余两位, 她也见过太多次现实中的他们。宋护士嘴里喃喃:“今天工作日,应该是请假了来看小池的。”
    专科病房里, 秦池每日的陪护对象都是她的几个家属。
    “家属”这个词, 放在除了牧云以外的其他人身上, 其实不太恰当。
    毕竟,他们严格来说不算是一个家庭的亲属。
    秦池真正意义,法定上的父母——以及秦臻、秦余洋,才算得上是“她的家属”。
    牧云因着是她的未婚夫,便也勉强沾了“家庭”的范围。
    苏一杳、顾如渠, 乃至于a国国籍路易斯,他们在身份上,仅仅只是外人而已。
    不过, 宋护士从熟知他们这么久,和同事们一样,完全没把他们当做是秦池的“外人”,平素里都是一并喊家属。
    原因也很简单,秦池的身世实在特殊,按照普世价值观来算,这些照顾她、关心她的人才能算是家人。
    专科病房位于住院部十一楼,809病房里的东西一直没有统一收拾,宋护士从牧云那里得知,等秦池从专科病房醒来后,届时遵医嘱,如需继续住院,便再住809病房。
    雪在日光的折射,投映出恍恍的光斑,从树下走过,有风吹过,刷啦地吹散一大团雪包。
    雪粒子砸落在风衣上,进入住院楼,室内暖气将雪融化,肩头、衣角微洇湿。
    青年与中年人、少年站立在电梯间,直达11楼。
    林毅看到他们几人到来,指了指病房内:“小苏刚才和我说你们一会就到,果然是到了。”
    “人多好办事儿,你们等着一下,我有事要你们做。”
    “一个去办手续,一个待会帮小苏给病人护理——”
    “小孩呢就先找个地方坐着,你看起来有点感冒的样子是不是?”
    林毅敏锐察觉到路易斯鼻尖的微红,他皱了皱眉头:“一会去门诊部看看,要是真的发烧感冒了,要吃药。”
    清俊少年乖乖地点了下头。
    【顾如渠】去办手续,【苏一杳】原本就在病床边陪着自己的主身体,在医生的细心叮嘱下,躯壳【牧云】与【苏一杳】一块开始擦洗、护理自己。
    在重症监护室里,护理工作多是护士来做;到了专科病房,秦池的家属们显然也没有想请私人护工的意思。
    转入专科病房的第一天,苏一杳暂时有空,先来病人身边陪伴。林毅得知其他人都有工作、私事,需要一小时后到,果然,一小时后,几人都来了。
    来了以后,他安排家属该办事儿去办事儿,该护理就去护理。
    门窗一关,家属们给躺在病床上无知无觉、正处昏迷的病人擦手脚、按摩肌肉。
    他们亲力亲为,完全不打算将病人交给别人来照顾。
    这点也让林毅感到颇为惊讶。
    他注意到,关乎于病人较为隐私的护理,总是秦池的男友牧云,和好友苏一杳帮着来一块做。苏一杳——女性的力气可能没有男性的大,有时候帮着翻身时,需要多加一把劲儿,两人合作是最好的选择。
    另外两人,年长的顾先生顾如渠、年轻的大男孩路易斯,就不在这种护理的范畴内。
    医院是人这一生中,最大可能遭遇“没有体面”的地方。
    病人的尊严被疾病无情摁压、摩擦,因为想活,“体面”二字在生死面前,好似完全不是那么重要。
    秦池的家属们给了她最大的体面。
    充裕的财力、悉心的照顾,作为家属,以耐心、细致的呵护来对待她。
    事实上,顾如渠、路易斯难道不是秦池非常在意的“家人”吗?
    肯定是的。
    林毅见过许多回顾如渠带她来复查,在最初住院时,也了解过路易斯特意来看过她。在她这一次发烧住院,顾如渠、路易斯也都是陪护她的家属之一。
    他们对她的关照绝不比牧云、苏一杳来得浅薄。
    他们同样在意她。
    只是他们的关系不带血缘,又皆是男性。倘若真要像牧云、苏一杳那样照顾她,为她擦拭光//裸身体,医生护士不会觉得有什么,却怕有心人传出什么谣言,对她不好。
    因此,就算是牧云、苏一杳再忙碌,他们也总事必躬亲,将属于年轻女孩的体面一点点攥在手里,绝不漏走,绝对不给别人茶余饭后八卦谈论的机会。
    这种关爱、在乎,不仅仅是林毅注意到,他带的几个医科大学的博士生来秦池这个“久昏不醒”的病例床头前观察时,私底下也这样说。
    “秦池的男友真的特爱她欸……一只手敲着键盘,一只手就握着她的手。”
    “听说他都请了半年的假,好像这段时间有出差的活都交给员工去干。”
    “他还真的蛮好,给女友擦身子的活都是亲手干,很少见有男人这么做。大部分跟他一样有钱的,真不会亲自来照顾,都是找高价私人护工。”
    “谁说不是呢,私人护工照顾起来肯定是面面俱到点,但家属这么在意、照顾她,其实也是蛮好的,老师之前不就说她在icu里,只有她这几个家属进来探望才有反应吗……”
    “还有苏一杳,我真没想到一个大明星真就啥也不顾,就陪着她。”
    “那个老帅哥、小帅哥也是……给念书的念书,给按摩的按摩。”
    icu病房转专科病房,即十一月二十四日到十二月一日。
    从专科病房再到转进809病房,是十二月一日到十二月五日。
    病人依旧没醒,可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在往好走。
    不管是各项检查,都无法检查出她昏迷的真正原因,林毅联络了国内外的医疗大牛,不仅仅是心内科,还有脑科——逐一将片子发去,请求帮助。
    很遗憾,谁都没能得出她持续昏迷不醒的诱发原因。
    好在她的身体状况各项指标都在缓慢转好,林毅也只能期冀于她能在家属的照顾下,有朝一日奇迹发生。
    安排进809病房那天,京市的太阳格外大,灿烂到让人有点疑心是不是进入春季。
    十二月六日这天。
    宋护士敲了敲809病房的门,温声询问家属:“今天情况怎么样?体温给小池量了吗?”
    陪床的是年轻俊俏的亚裔少年,长得很秀气,雪白肌肤、乌黑双眸,鼻梁挺直,他正在看着一本棋谱——疑似从医院门口老书店借来的,瞧着特别破,翻书的时候,纸页都有点损,他小心翼翼捏着,嘴里喃喃念着书中文字。
    听到宋护士的声音,他点了个头,“量了,今天37c整。”
    宋护士记录下来,“再过三小时继续测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