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隔壁书屋

手机版

隔壁书屋 > 历史军事 > 快穿之恶人自救攻略 > 快穿之恶人自救攻略_第111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快穿之恶人自救攻略_第111章

    “都是些无稽之谈!”慕扬摆手,似乎毫不在意。
    “可是殿下,难道您没发现吗?……西暖阁东暖阁自一年前起就没有任何动静了……阿平甚至听说……听说……静思阁那位已经不能生育了!”
    “哗啦啦——”
    突然一阵声响发出,慕扬状若警惕地迅速查看周围,见只是风吹动树叶,才松了口气的样子。心底却跟明镜似的,暗笑不已。
    “好了,阿平,这些跟我没关系。你今天说的本世子就当做没听到,下不为例!”说罢抬腿就要走。
    “世子!怎么跟世子没关系呢!阿平怀疑世子前些天的病症也是……”
    “住嘴!阿平……”
    “阿平知错。但阿平就是死也要拦着世子,世子这是在自投罗网!阿平一家的命都是娘娘给的,阿平不能对不起娘娘!”
    “够了,阿平。”慕扬有几分疲惫道,他知道阿平口中的娘娘是指他的生母,周氏。
    “世子……”阿平似乎还想说什么。
    “够了,已经结束了。”慕扬哭笑不得,人都走了,这家伙似乎还演上瘾了。
    “殿下,可以吗?”阿平慢慢爬起来,看了看四周,揉揉膝盖。
    “可以了,你表现得很好。”慕扬夸奖道。
    “都是世子提携。”阿平摸摸头,不好意思地笑,仿佛之前那个跪伏在地,奋力喊叫的人不是他一样。
    演技派啊,慕扬心中赞叹不已。这一场戏他就是故意表演给特定的人看的,虽然演得很刻意让人怀疑,但慕扬也不在意。因为里面透露的事情都是真的,没有一丝虚假,只是王氏做得隐秘没人注意罢了。但只要用心查,一定有蛛丝马迹。
    他的目的只是想暗示一下对方而已。这位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他的仇人,所以只能想了个这么偏门的方法,才能让对方相信。只要她心里有一丝怀疑去探查,那么相信一定会收到一个令人惊喜的结果。
    慕扬笑了笑,抬头望向远处静思阁的方向。洛氏,王氏,看看你们谁技高一筹吧。是人脉资源颇丰的洛氏?还是手段过人的王氏?
    ……
    静思阁,小厅。
    静思阁之前不是静思阁,唤暖玉阁。侧妃洛氏全名洛玉,当时正得宠的洛氏向陆渊要来了这暖玉阁。原王妃周氏事发之后,陆渊命人换掉牌匾,改成静思阁。
    “徐大夫,怎么样?”一个身着青衫的女子隔着远远的帷幕问道,看似朴素的青衫实则由价值不菲的绸缎制成,穿上舒适无比。
    “怪哉!”被称作徐大夫的中年男子留着山羊胡,奇怪地皱眉,“在下几月前诊断时并无此状,难道娘娘近期接触过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你的意思是……”洛氏的声音隐隐带着几分颤抖。
    “娘娘以后恐难有孕。”徐大夫摇摇头,行礼后很自觉地告退了。他知道要是走得慢了,恐怕自己还会被牵连。
    “恐难有孕……”洛氏呆呆地重复,心中有些难以置信,她蛰伏这么久,精心准备的计划,就这样……破产了?
    “娘娘……”
    “滚!”
    洛氏状若疯癫,又哭又笑,脑中突然想起早上在花园里听到的话……
    “王氏!我!要!你!死!”
    “来人!”
    “在,娘娘。”
    洛氏不愧是蛰伏许久的老人,心性比以前沉稳了不少,在愤怒悲痛之后,她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报仇!她要王氏死!要王氏也尝尝这种绝后的滋味!
    “叫静音过来。”
    “是,娘娘。”
    她要彻底地查明真相!只要确认真的是王氏的诡计,她绝对不会放过她!王妃又怎样?她之前不就弄死过一个吗?
    “贱人,你不是手段过人吗?我倒要看看,你敢不敢跟整个王府为敌!”洛氏阴狠地自言自语,随后吩咐道,“来人,广发请帖,就说下月本妃要举办赏花宴!”
    “是,娘娘。”
    ……
    这厢慕扬还不知道已经成功挑起侧妃洛氏对王氏的怒火,现在他正被宗学的总师傅教育着。
    “世子殿下,王爷对你期望甚高,你怎能不顾正道,反倒专注于这偏门之物,辜负王爷的一番苦心啊!”
    “杨师,我……”
    “唉,老夫知道世子身体有恙,精力有限,但世子更应该勤勉上进才是,怎能自暴自弃,放着好好的史书礼记不读,去学对弈、弹琴呢!”
    杨师傅恨铁不成钢,这位信王府的世子身份尊贵,身体又虚弱,本以为来宗学只是混日子而已,谁料想天资聪颖,举一反三,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可是怎么上课的时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想着苦读思进,反而整天琢磨着这些小道呢!
    “世子殿下,老夫以为……”杨师傅苦口婆心,他认为自己有必要让这位世子殿下悬崖勒马,回归正途。
    “杨师……”慕扬十分无奈,没想到老师傅唠叨起来也很要命啊,“杨师,我不是不认真,只是这些我都会了。”
    “世子,听老夫一句劝……什么?都会了?”杨师傅一脸怀疑,生怕慕扬是为了逃避他的唠叨胡乱骗他的一样。
    “自然,不信请杨师考我。”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何解?”
    “内在质朴胜过外在文采,就未免粗野 ;外在文采胜过内在质朴,未免浮夸虚伪。只有文采和质朴相配合,才能成为君子。质朴也有仁义之意,文采则是礼乐。”
    “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何解?”
    “贤人避开社会隐居……”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