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在这三百年中,均田制的确缓和了地主阶级和贫农们的矛盾,也给农民们带来了一段好日子。这个“好日子”当然和我们现代化的农耕生活水平相差甚远,在那个年代,能够全家吃饱,就已经是盛世下能达到的较好的的图景。
这是受到生产力的制约。小农纯手工种植的效率难免有低效率的弊端,就算是放到现代,万千亩田的大农庄是一种效果,承包一百亩的小承包商也很有赚头,但是不可忽视小农手工种植在农村依然有很多。
和千百年前相比,这些小农种植者们在新时代,至少能够脱贫奔小康。而在封建社会中,吃饱饭,有地种,这就是他们最朴素、最真诚的心愿。
均田制一直维持到了中唐时期,有学者认为即便是贞观之治这样名声浩大的盛世开端,农民的生活,也不过是勉强果腹,国富富不到民,盛世之名,名不副实。
也有一定的道理吧,不过对比起前隋后晚唐,贞观的民本思想已经算是相当优秀的了。】
李世民立刻在“民本”二字上做了重重的标注——这是天幕钦定的核心要义,等自己上任了是要考的!
现在的李世民,和当年那个,十七岁,只擅长领兵打仗的少年人不一样了,为了日后的大业,他早早设立了文学馆,招揽门生,自己也对治国理政的著作多有研习,在日复一日向幕僚们请教的时光中,他已能独立对天幕提供的思路方向产生发散思考。
他将心中冒出的新策在心底一一记录下,准备回到秦王府后再和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一一商讨。
既然知晓了大唐腐坏的根源,在他手中至少要稳住后人行进的方向。
【再之后的藩镇割据问题,其实也一样根源于土地问题。
藩镇豪强能够霸道一方,依靠的是手底下的兵,那么这群兵是从哪里来的呢,又为什么愿以追随他们呢。
德宗统治年间,朝廷的使者洪经纶来到河北,听说当地节度使田悦拥兵七万,下令让他“停兵四万,令归田亩”,以此想要削弱田悦的力量。
问题来了,田呢?
这四万兵为什么要来当兵?是当兵的日子很舒坦吗?中原人对土地的热爱是爱之深沉的,能让他们出来为这些军阀卖命,那就说明他们没有田了,只能通过出卖自身劳力与性命的方式,为一家老小换来吃的穿的。
田悦对四万兵的话也验证此推测:“尔等久在军戎,各有父母妻子,既为使者所罢,如何得衣食自资?”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田悦的兵是重新回来继续当兵了,还有的被“消兵”政策强制退伍后,直接占山为盗。
无一不印证来藩镇的军队来源,都是些因土地兼并失去了自己的几亩地,只能流浪无业的亡命之徒。
他们的出现并非是某一个节度使振臂一呼,就蜂拥围聚,而是那些被朝廷放弃,失去家园的子民们。他们无路可选,要么被加倍压榨,成为地主佃农,要么参加军队,出卖生命,要么占山为王,起兵造反。
所以说,只有能够切实地把握住民生之重要性,才能长久地维系王朝的稳定。】
之后,祁衡的话题又偏到了西安旅游的吃喝玩乐上,和弹幕打成一片。
祁衡已经讲得很完备了,于是也没有什么弹幕对此再有什么疑问,不过有几条弹幕还在感慨直播间的大哥。
[今天讲李唐讲了半天,怎么都没有来个cos二凤的大哥,好可惜!]
[支持,缺一个西安大哥。]
李世民假装没看见这几条——他的幕僚们已经为他大致摸明白了李元吉泄密的原因,他是坚决不会打赏的,要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引得神仙对“玄武门之变”再发表什么见解,那父皇对自己的看法恐怕又要再反转了。
为了李渊他老人家今天早已不堪重负的小心脏,李大孝子决定闭上嘴什么都不说。
于是弹幕没有等到他们期待的李世民大哥狂刷火箭的场景,很快这个话题也沉了下去,直播间成了真正的旅游直播间。
天幕系统也识别到直播内容,大唐所看到的直播间缓缓灰了下去。
再等了一会,祁衡那边直播间也下线后,天幕上才显示了一行公告直播结束的文字。
同时,伴随着的,是右边的民生值模块同时上线。
*
依然是武德九年,距离“玄武门之变”又过去了半个月,那一日的疯狂还依然笼罩在此局的参与者心中。
李世民将天幕在殿内所言整理成手稿,夜夜与幕僚研讨至月上树梢。
他在府上专门腾出一间三进的院子,开始了广招名医之旅。
受到天幕口中民生的启发,这间秦王府上的小医馆朝着外面开了一道小门,为长安的百姓提供免费义诊。
李世民没有向观音婢解释他的行为,只是在回来的那个晚上将妻子紧紧搂在怀里,一言不发。
观音婢默契地没有多问,替李世民打理这医馆上下的业务。对于那些名医是不是就要给自己号脉问诊的行为,她虽有些不解,但还是在李世民的鼓励下做了诊断。
对李承乾和李泰两个儿子的教育,李世民也一改前风,对李承乾多加鼓励和称赞,换掉了原本那些严厉的夫子。
李元吉作为叛军首领,在那一日被尉迟恭当场射杀。他家中的财帛也被抄了个干净,其中一部分用以赏赐有功之臣尉迟恭,余下的皆是充入国库——受到天幕民本思想的影响,李渊现在恨不得立刻让国库肥起来,这样就可以再降低赋税。